體檢查出血脂,忠告:除了肥肉,這4種素菜也應(yīng)該少吃

體檢報告上那個刺眼的"血脂偏高",是不是讓你瞬間戒掉了紅燒肉?先別急著和葷菜劃清界限,有些披著"健康外衣"的素菜,可能比肥肉更傷血管。今天就來扒一扒那些潛伏在素食界的"血脂刺客"。
1、吸油冠軍茄子
別看茄子本身低脂,它的海綿狀結(jié)構(gòu)吸油能力堪稱一絕。一份紅燒茄子的含油量能抵上三片肥牛,特別是餐館做的油燜茄子,用油量堪比油炸食品。建議改用清蒸或涼拌,切開后先用鹽水浸泡能減少吸油。
2、偽裝高手腐竹
100克腐竹的熱量相當(dāng)于兩碗米飯,制作過程中要經(jīng)過油炸定型。更可怕的是涮火鍋時吸滿紅油的腐竹,吃三片就等于喝下一勺油。選擇未油炸的鮮腐竹或者千張更健康。
3、淀粉炸.彈土豆
當(dāng)土豆遇上高溫油,瞬間變身"油脂載體"。薯條、薯片的危害眾所周知,但很多人忽略了干鍋土豆片、炸土豆餅的含油量。用土豆替代主食時,建議選擇蒸煮等低溫烹飪方式。
4、甜蜜陷阱拔絲地瓜
地瓜本是優(yōu)質(zhì)粗糧,但裹上糖漿油炸后,熱量直接翻三倍。糖油混合物會加速甘油三酯合成,堪稱血脂的"黃金搭檔"。想吃地瓜建議直接蒸烤,連皮吃纖維更豐富。
1、警惕"素菜葷做"
地三鮮、干煸豆角這類過油菜,含油量遠(yuǎn)超清炒肉片。點菜時多選白灼、上湯等做法,要求廚師少放油。
2、看清加工方式
油豆泡、油面筋等豆制品在加工時就泡在油里,可以選擇鮮豆腐、凍豆腐替代。購買包裝食品時注意營養(yǎng)成分表的脂肪含量。
3、搭配解膩食材
用黑木耳、海帶等富含膠質(zhì)的食物搭配高脂素菜,能幫助包裹油脂排出體外。飯后喝杯普洱茶也有助分解脂肪。
1、燕麥+奇亞籽:水溶性纖維吸附膽汁酸。
2、涼拌黑木耳+洋蔥:含有的多糖物質(zhì)能清潔血管。
3、清蒸魚+涼拌苦菊:優(yōu)質(zhì)蛋白搭配苦味物質(zhì)促代謝。
記住,控制血脂不是要過苦行僧生活。每周給自己一次"放縱餐",反而能避免報復(fù)性飲食。下次體檢前,試試把常吃的素菜換成清炒西蘭花、白灼菜心這類真正的清淡菜,說不定會有驚喜。血管健康就像存錢罐,每天省下一點"油水",未來就多一份健康保障。
心肌梗死總是突然發(fā)生?提醒:身體4個征兆很明顯,請牢記
絕經(jīng)后出血要做什么檢查
雞精比味精好?味精會致癌?這些疑惑多年的問題,有答案了
肥胖會誘發(fā)骨質(zhì)增生?老了以后不想被它盯上,要做好這4點
診斷為動脈硬化如何是好?在生活上做到這6點,可緩解病情
耳朵洞口長了個包
血液粘稠要如何調(diào)理?做好這5點,或能讓血液“暢通無阻”
怎樣才能有效地瘦臉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