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施艾灸祛濕又護陽

博禾醫(yī)生
夏天,很多人會選擇躲在冷氣充足的室內(nèi),然而走到室外時又瞬間感受強烈的熱流,冷熱交替,溫差極大,很容易引發(fā)感冒及周身酸痛,這種情況以肩頸部最常見。
夏季也多雨多濕,濕邪困阻陽氣,影響氣血運行,也會出現(xiàn)暑濕證等。中醫(yī)所說的暑濕證,一般不會出現(xiàn)高熱,僅有低熱,常伴有頭痛、身體酸懶、倦怠乏力等癥狀,出汗而熱不退,口干卻不想喝水,有些還會出現(xiàn)嘔吐或腹瀉等癥狀。
對于以上情況,首先建議不要一味貪涼,空調(diào)溫度調(diào)到25°C之上,當在室內(nèi)感覺有涼意時,要站起來適當活動四肢和軀體,并適當按摩肩頸部。可用藿香正氣水或香薷飲(香薷10克,白扁豆、厚樸各5克)散寒祛濕來解除。
在夏季,艾灸可以起到很好保護陽氣作用,陽氣不足的朋友可以試試艾灸的方法。
艾灸溫陽
取穴:大椎穴
作用:溫陽散寒。
操作:患者可采取坐姿或俯臥的體位,請家人點燃艾條,對準大椎穴進行回旋灸。施灸者將艾條對準大椎穴,并距離皮膚2~3厘米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復旋轉地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鐘,至皮膚出現(xiàn)紅暈為度。
艾灸祛濕
夏季多雨多濕季節(jié),可常灸以下穴位以溫胃祛濕。
取穴:足三里、陰陵泉、中脘、神闕。
作用:溫中散寒、健脾利濕、止嘔止痛。
操作:患者可采取平臥和俯臥的體位,請家人點燃艾條,對準穴位進行回旋灸。施灸者將艾條對準穴位,并距離皮膚2~3厘米左右,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復旋轉地施灸。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穴灸10~15分鐘,至皮膚出現(xiàn)紅暈為度。
耐熱較好的患者還可以采用隔姜灸的方法,以更好達到溫中散寒的目的。
操作:將姜切成直徑大約2~3厘米,厚約0.2~0.5厘米的薄片,中間以針刺數(shù)孔,然后將姜片置于相應的穴位處,再取適量艾絨做成柱狀,放在姜片上點燃施灸,至艾柱燃盡,可根據(jù)病情輕重程度每穴重復灸2~3壯。以使皮膚紅潤而不起泡為度。
點艾灸能治流感病毒感染嗎
艾灸液能治腰椎間盤突出癥嗎
艾灸后睡不著覺是什么原因
腿關節(jié)疼艾灸哪個位置 腿關節(jié)疼可艾灸四個部位
艾灸腳心對身體有什么好處
頸部淋巴結腫大可以艾灸嗎 頸部淋巴結腫大的艾灸療法介紹
冠心病可以艾灸嗎 如何艾灸能改善冠心病
艾灸治療頸椎病的具體步驟介紹
坐艾灸凳對女人的十大好處
體內(nèi)濕氣重怎么祛濕 幾個簡易祛濕小方法盤點
艾灸能不能治高血壓 關于艾灸治高血壓要正確飲食
腰間盤突出艾灸哪個穴位 艾灸三個穴位可改善腰間盤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