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感染最常見原因有幾點

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最常見原因主要有免疫功能缺陷、中性粒細胞減少、黏膜屏障破壞、侵入性醫(yī)療操作及環(huán)境暴露因素。
急性白血病本身會導致骨髓造血功能異常,使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數(shù)量及功能下降。T細胞、B細胞等免疫細胞成熟障礙,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雙重受損,對細菌、病毒、真菌的防御能力顯著降低。化療藥物進一步抑制免疫系統(tǒng),增加機會性感染風險。
化療后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常低于0.5×10?/L(醫(yī)學術語標注),這種粒細胞缺乏狀態(tài)可持續(xù)7-14天。中性粒細胞作為抵御細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線,其數(shù)量銳減時易發(fā)生敗血癥、肺炎等嚴重感染,常見致病菌包括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等革蘭陰性桿菌。
化療藥物會損傷口腔、消化道等黏膜上皮細胞,形成潰瘍性病灶。口腔黏膜炎發(fā)生時,鏈球菌、厭氧菌等口腔定植菌可經破損黏膜入血。腸道菌群移位也是感染重要來源,尤其當出現(xiàn)化療相關性腹瀉時,腸道屏障功能嚴重受損。
中心靜脈置管、留置導尿管等操作會破壞皮膚黏膜完整性,導管相關血流感染發(fā)生率可達15%-25%。穿刺部位可能成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等病原體的入侵門戶,長期留置導管還易形成生物膜導致反復感染。
住院期間接觸耐藥菌株、探視人員攜帶病原體、空調系統(tǒng)污染等均可增加感染概率。曲霉菌等環(huán)境真菌通過空氣傳播,在粒細胞缺乏期可能引發(fā)侵襲性肺曲霉病。食用未充分加熱的食物也可能導致腸道感染。
急性白血病患者需保持居住環(huán)境清潔通風,每日用生理鹽水漱口6-8次預防口腔感染,進食高壓滅菌或充分烹煮的食物。粒細胞缺乏期應佩戴口罩避免人群聚集,監(jiān)測體溫變化。出現(xiàn)發(fā)熱超過38℃需立即就醫(yī),進行血培養(yǎng)等檢查并經驗性使用廣譜抗生素。恢復期可逐步進行床邊活動,攝入高蛋白飲食如蒸蛋羹、魚肉泥等促進免疫功能重建。
如何去做好急性白血病的預防工作
白血病腦白的初期癥狀是怎樣的
兒童白血病侵犯中樞怎么辦
急性髓細胞白血病能治好嗎 如何治療急性髓細胞白血病
兒童白血病會咳嗽嗎 兒童白血病的四個癥狀很明顯
白血病髓性和淋巴性哪個嚴重
兒童白血病有哪些早期表現(xiàn) 兒童白血病早期有三個表現(xiàn)
白血病是紅斑狼瘡嗎 白血病和紅斑狼瘡有天淵之別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