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中藥用什么鍋
熬中藥可以用砂鍋。在熬中藥時非常有講究,如果過去不理想可能會造成藥效的流失,還有可能會出現(xiàn)副作用。而使用砂鍋是煎藥最好的鍋具,主要是因為砂鍋的傳熱比較均勻,而且無毒無害。其實還有很多容器能夠代替煎藥,比如不銹鋼器具,主要是重量輕、不生銹、無毒、經(jīng)久耐用,在煎制一些堿性藥物或酸性藥物時,要避免使用鋁制品。
熬中藥多長時間合適
一般中藥的熬煮大約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頭煎半個小時,第二煎20分鐘,合在一起一般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如果煎煮之前需要泡藥,再需要半個小時的浸泡時間,一個半小時左右基本就完成煎煮的所有工作。但是,有些藥物會有特別的說明,比如有一些需要先煎的藥物,會特別要求要先煎,在常規(guī)的頭煎30分鐘之前,需要額外的先煎15分鐘,再下其他不需要先煎的用藥,有些藥物只需要后下,后下就在臨出鍋前10-15分鐘的時候投入這個藥物就可以了。有一些有特別要求的,需要另煎兌入的,往往需要用小鍋另外再煎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根據(jù)醫(yī)生的要求予以特別的煎煮。
熬中藥的禁忌
熬中藥期間,中藥材一般是要泡1-2個小時的。熬制過程中一般是3:1的比例,也就是在熬藥之前放三碗水,最后只熬至剩下一碗水才算是熬好了。另外大部分中藥都盡量在服藥期間不喝茶水、不吃綠豆、不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另外就是對熬藥的器皿要求比較嚴(yán)格,一般金屬器皿熬藥是不可以的,有可能是金屬跟中藥材發(fā)生反應(yīng)。
熬中藥前要泡多久最好
中藥熬之前要泡的時間長短,主要取決于藥物組方。如具有解表作用的藥物,如含有菊花、金銀花、麻黃、桂枝等質(zhì)地較輕的,需要浸泡15-20分鐘即可,不需要泡時間太長。如具有補益功效的藥物,如蓮子、龍骨、牡蠣、龜板、鱉甲等質(zhì)地較為堅硬,需要泡的時間長,大約在30-60分鐘左右,藥物的效果才會完全被浸泡出來。如果是普通方劑,質(zhì)地不是很堅硬,浸泡30分鐘左右即可。另外一些貴重藥物需要單獨浸泡,如人參、西洋參等,需要單獨泡或者單獨熬,才能使藥物的有效成分不被浪費。
熬中藥加多少水合適
熬中藥加多少水與第幾次熬藥有關(guān)。在熬中藥時,第1副藥一般煎三次,現(xiàn)煎現(xiàn)加,以后每一次加水的時候,也應(yīng)該適當(dāng)性高于藥的一公分,可以直接放在涼水中浸泡兩個小時。第2次熬藥時最應(yīng)該保持持平,用涼水浸泡8-12個小時。第3次熬藥時水可以適當(dāng)性的低于一公分,也應(yīng)該放在涼水中浸泡8~12個小時,每次熬藥最起碼都應(yīng)該剩下80-1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