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兆如
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指導意見:腳后跟骨刺可通過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鞋墊調(diào)整、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癥狀。腳后跟骨刺通常由長期站立、足部受力不均、足底筋膜炎、肥胖、年齡增長等原因引起。
1、休息:減少足部活動,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有助于減輕足跟壓力,緩解疼痛。適當抬高患肢,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少炎癥反應。
2、物理治療:熱敷、冷敷、超聲波治療等方法可以緩解疼痛和炎癥。每天進行足底筋膜拉伸練習,如足底滾球、足弓拉伸,有助于改善足部功能。
3、藥物治療: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400mg,每日3次、雙氯芬酸50mg,每日2次可以緩解疼痛和炎癥。局部使用消炎鎮(zhèn)痛藥膏如扶他林軟膏,每日涂抹2-3次。
4、鞋墊調(diào)整:使用定制鞋墊或足弓支撐墊,幫助分散足底壓力,減輕骨刺對周圍組織的刺激。選擇軟底、減震效果好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硬底鞋。
5、手術治療:對于保守治療無效的嚴重病例,可考慮手術切除骨刺。常見手術方式包括內(nèi)鏡下骨刺切除術和開放式骨刺切除術,術后需配合康復訓練。
日常生活中,建議保持健康體重,避免足部過度負荷。飲食上多攝入富含鈣質(zhì)和維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魚類,有助于骨骼健康。適當進行低沖擊運動如游泳、騎自行車,增強足部肌肉力量,改善足部功能。若癥狀持續(xù)或加重,需及時就醫(yī),避免延誤治療。
2025-07-21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