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需嚴格控制蛋白質、鈉鹽及高鉀食物攝入,食療要點包括優(yōu)質低蛋白飲食、限鹽補鈣、低磷高維生素搭配、水分管理及避免腎毒性食物。
1、優(yōu)質低蛋白:
每日蛋白質攝入量需控制在每公斤體重0.6-0.8克,優(yōu)先選擇雞蛋、牛奶、瘦肉等生物價高的動物蛋白。植物蛋白中大豆蛋白可適量選用,但需減少米飯、面食等非優(yōu)質蛋白占比,減輕腎臟濾過負擔。
2、嚴格限鹽:
每日食鹽量不超過3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類等高鈉食物。可采用醋、檸檬汁等調味替代,合并高血壓或水腫時需采用無鹽飲食,同時注意隱藏鈉來源如味精、醬油等調味品。
3、低磷高鈣:
限制動物內臟、堅果、碳酸飲料等高磷食物,每日磷攝入控制在800毫克以下。適當增加鈣片或富含鈣的蔬菜如油菜、芥藍,預防腎性骨病,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磷結合劑。
4、水分調控:
尿量正常者每日飲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出現少尿或水腫時需根據前日尿量加500毫升計算。避免濃茶、咖啡等利尿飲品,合并心功能不全者需嚴格記錄24小時出入量。
5、規(guī)避腎毒物:
禁食楊桃、魚膽等明確腎毒性食物,慎用中藥材如關木通、馬兜鈴等。高鉀血癥患者需限制香蕉、橙子等高鉀果蔬,避免非甾體抗炎藥等腎損傷藥物。
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建議采用蒸煮燉等低溫烹飪方式,每日分5-6餐少量進食。可適量食用山藥、芡實等藥食同源食材,合并貧血者增加含鐵豐富的鴨血、菠菜。定期監(jiān)測血肌酐、尿素氮及尿蛋白指標,營養(yǎng)師指導下動態(tài)調整膳食方案,配合每日30分鐘步行等低強度運動促進代謝。出現嚴重電解質紊亂或營養(yǎng)不良時需及時就醫(yī)進行腸內營養(yǎng)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