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血檢哪些指標不正常

博禾醫(yī)生
肺結核血檢異常指標主要包括白細胞計數升高、C反應蛋白增高、血沉增快、降鈣素原升高以及淋巴細胞比例異常。
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可激活免疫系統(tǒng),導致中性粒細胞增多,表現為白細胞總數升高。輕度感染時白細胞可能在10-15×10?/L,重癥感染可達20×10?/L以上。需注意與細菌性肺炎等感染性疾病鑒別,結核病患者的白細胞升高通常不如化膿性感染顯著。
結核病灶炎癥反應會刺激肝臟合成C反應蛋白,其數值與病變活動度相關。活動性肺結核患者C反應蛋白常超過10mg/L,病情控制后可逐漸下降。該指標對評估治療效果具有參考價值,但缺乏特異性,需結合其他檢查綜合判斷。
紅細胞沉降率加快是結核病活動的敏感指標,活動期患者血沉多超過20mm/h,嚴重者可達100mm/h。血沉變化較影像學改變更早出現,可作為疾病復發(fā)的預警信號,但受貧血、月經期等因素干擾。
結核病急性期可能出現降鈣素原輕度升高(0.5-2ng/ml),顯著增高需警惕合并細菌感染。該指標有助于區(qū)分結核活動期與穩(wěn)定期,動態(tài)監(jiān)測可輔助判斷抗結核治療效果。
結核病患者常見CD4+T淋巴細胞減少,CD4+/CD8+比值倒置。重癥患者淋巴細胞絕對值可能低于1.0×10?/L,反映細胞免疫功能受損。淋巴細胞亞群檢測對評估免疫狀態(tài)及預后有重要意義。
肺結核患者應保證每日攝入優(yōu)質蛋白質如魚肉、雞蛋,補充維生素A、D增強呼吸道防御能力。適當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溫和運動,避免劇烈活動加重缺氧癥狀。居住環(huán)境保持通風干燥,陽光直射可殺滅結核桿菌。嚴格遵醫(yī)囑完成6-8個月規(guī)范治療,定期復查肝腎功能與血常規(guī)。密切接觸者需進行結核菌素試驗篩查,出現持續(xù)咳嗽、低熱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
結核病化學治療的原則是什么
核磁能代替CT看肺結核嗎
怎樣才能知道肺結核患者有無傳染性
尿道結核需要與哪些疾病區(qū)分
肺結核白天咳嗽還是晚上咳嗽
腎結核的晚期會引起什么并發(fā)癥
支氣管結核霧化治療要多久
非活動性肺結核是什么意思
肺結核容易傳染嗎 做好五個預防避免肺結核傳染
青年人日常生活中怎么預防肺結核有效
肺結核的血常規(guī)有什么異常
肺結核是傳染的還是自己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