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18人閱讀
8歲兒童支氣管肺炎不一定要輸液,多數(shù)情況下可通過口服藥物治療。
支氣管肺炎是兒童常見呼吸道感染,治療方式需根據病情嚴重程度決定。輕度患兒表現(xiàn)為低熱、咳嗽、呼吸稍快,肺部聽診有濕啰音,血常規(guī)顯示白細胞輕度升高,胸片可見小片狀陰影。這類患兒通常采用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顆粒、頭孢克洛干混懸劑或阿奇霉素顆粒,配合止咳化痰藥物如氨溴索口服溶液,同時保證充足休息和水分攝入。治療期間家長需每日監(jiān)測體溫變化,觀察咳嗽頻率和痰液性狀,記錄呼吸次數(shù)是否超過每分鐘30次。
當患兒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超過3天、呼吸頻率明顯增快伴鼻翼扇動、血氧飽和度低于95%、胸片顯示大范圍肺實變或合并胸腔積液時,則需考慮靜脈輸液治療。嚴重感染可能需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或阿奇霉素注射液,對于支原體感染可選擇紅霉素靜脈滴注。住院期間醫(yī)護人員會定期評估血氣分析、炎癥指標和胸部影像學變化,必要時進行痰培養(yǎng)指導抗生素調整。部分患兒若出現(xiàn)呼吸衰竭還需配合氧療或無創(chuàng)通氣支持。
家長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濕度在50%-60%,避免接觸煙霧粉塵等刺激物。飲食選擇易消化的粥類、蒸蛋等,少量多次飲用溫水稀釋痰液。若口服藥物治療2-3天癥狀無改善或出現(xiàn)拒食、嗜睡等表現(xiàn),應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謴推诳蛇m當補充含維生素A和鋅的食物如胡蘿卜、南瓜子,幫助呼吸道黏膜修復。
小兒支氣管肺炎可通過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病原學檢查、肺功能檢查等方式確診。支氣管肺炎通常由細菌、病毒、支原體等病原體感染引起,表現(xiàn)為發(fā)熱、咳嗽、氣促等癥狀。
1、體格檢查
醫(yī)生通過聽診器可聞及肺部濕啰音或哮鳴音,部分患兒存在呼吸頻率增快、鼻翼扇動等體征。嚴重時可能出現(xiàn)口唇發(fā)紺、三凹征等缺氧表現(xiàn)。體格檢查是初步判斷病情嚴重程度的重要手段,需結合其他檢查進一步明確。
2、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guī)檢查可顯示白細胞計數(shù)升高或降低,C反應蛋白和降鈣素原等炎癥指標有助于區(qū)分細菌或病毒感染。血氣分析能評估是否存在低氧血癥或呼吸衰竭。對于重癥患兒需進行電解質和肝腎功能檢測。
3、影像學檢查
胸部X線片可見雙肺中內帶斑片狀陰影,重癥可能出現(xiàn)肺不張或胸腔積液。胸部CT能更清晰顯示病變范圍,適用于復雜病例或治療效果不佳時。影像學檢查可明確肺炎的嚴重程度和并發(fā)癥。
4、病原學檢查
痰液培養(yǎng)或咽拭子核酸檢測可明確細菌、病毒或支原體等病原體。血清特異性抗體檢測有助于支原體肺炎診斷。對于重癥或免疫缺陷患兒,必要時可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液檢查。
5、肺功能檢查
適用于年長兒或反復發(fā)作患兒,可評估氣道阻塞程度和肺通氣功能。脈沖振蕩技術適用于不能配合的幼兒。肺功能檢查有助于判斷是否存在基礎肺部疾病及預后評估。
確診小兒支氣管肺炎后,家長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維持適宜溫濕度。飲食選擇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保證營養(yǎng)攝入。注意觀察患兒呼吸頻率、體溫變化和精神狀態(tài),避免劇烈運動。遵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不可自行調整抗生素用量?;謴推诳蛇m當進行呼吸訓練,增強肺部功能。
肺炎和支氣管肺炎有區(qū)別,兩者在病變部位、臨床表現(xiàn)及治療方式上存在差異。肺炎主要指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癥,支氣管肺炎則特指炎癥累及支氣管及其周圍肺組織。肺炎可由細菌、病毒、真菌等病原體引起,支氣管肺炎常見于嬰幼兒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多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導致。
肺炎的病變范圍通常較廣泛,可能涉及單個或多個肺葉,影像學檢查可見大片狀陰影?;颊叱3霈F(xiàn)高熱、咳嗽、胸痛等癥狀,嚴重時可伴有呼吸困難。支氣管肺炎的病變多局限于細小支氣管及周圍肺泡,影像學表現(xiàn)為散在斑片狀陰影,癥狀以咳嗽、咳痰為主,發(fā)熱程度相對較輕。
支氣管肺炎在嬰幼兒中更為多見,由于嬰幼兒支氣管結構發(fā)育不完善,炎癥容易擴散至周圍肺組織。成人支氣管肺炎多見于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受損者。肺炎的治療需根據病原體選擇抗生素或抗病毒藥物,如阿莫西林膠囊、左氧氟沙星片等。支氣管肺炎的治療更強調支氣管解痙和痰液引流,可配合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劑等藥物。
無論是肺炎還是支氣管肺炎,均需保證充足休息,避免勞累。飲食上應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適量增加優(yōu)質蛋白攝入,如雞蛋、魚肉等。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濕度適宜有助于呼吸道恢復。若出現(xiàn)持續(xù)發(fā)熱、呼吸急促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復查,避免病情進展。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