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衰、慢性呼衰
相關語音 更多
相關問答 更多
老年慢性呼吸衰竭的預后差異較大,主要與基礎疾病控制、并發(fā)癥管理、營養(yǎng)支持、治療依從性等因素有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間質(zhì)性肺病等基礎肺部疾病控制情況直接影響預后,規(guī)范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和抗炎藥物可延緩病情進展。
合并肺動脈高壓、肺心病等并發(fā)癥會顯著加重病情,需通過氧療、利尿劑等綜合干預改善心肺功能。
營養(yǎng)不良會導致呼吸肌無力,高蛋白飲食配合營養(yǎng)補充劑有助于維持肌肉功能,改善通氣能力。
長期氧療、無創(chuàng)通氣等治療的規(guī)范執(zhí)行能顯著提高生存質(zhì)量,需加強患者及照護者的健康教育。
建議定期監(jiān)測肺功能,保持適度運動,避免呼吸道感染,在醫(yī)生指導下調(diào)整治療方案。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需注意長期氧療、呼吸道管理、營養(yǎng)支持和適度運動,日常應避免感染、戒煙限酒、定期復查肺功能。
每日低流量吸氧15小時以上可改善缺氧,使用制氧機時需維持血氧飽和度在90%以上,避免高濃度吸氧導致二氧化碳潴留。
通過霧化吸入布地奈德、乙酰半胱氨酸等藥物稀釋痰液,配合叩背排痰保持氣道通暢,必要時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
選擇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魚肉、蒸蛋,分5-6餐少量進食,避免過飽影響膈肌運動,必要時補充腸內(nèi)營養(yǎng)粉劑。
進行縮唇呼吸、腹式呼吸訓練增強膈肌力量,平地步行以不氣促為度,可配合上肢阻抗運動改善呼吸肌耐力。
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濕度50%-60%,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出現(xiàn)痰液變黃或呼吸困難加重需立即就醫(yī)。
慢性呼吸衰竭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三級,分級依據(jù)包括動脈血氧分壓、二氧化碳分壓及臨床癥狀嚴重程度。
動脈血氧分壓60-79毫米汞柱,二氧化碳分壓正?;蜉p度升高,患者活動后可能出現(xiàn)氣促,但靜息狀態(tài)下癥狀。
動脈血氧分壓40-59毫米汞柱,二氧化碳分壓明顯升高,患者靜息時即有呼吸困難,可能伴有輕度意識障礙。
動脈血氧分壓低于40毫米汞柱,二氧化碳分壓顯著升高,患者出現(xiàn)嚴重呼吸困難、明顯紫紺和意識障礙,可能危及生命。
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應定期監(jiān)測血氣分析,遵醫(yī)囑進行氧療或機械通氣,同時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和保持呼吸道通暢。
健康資訊 更多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
0次瀏覽 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