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博禾醫(yī)生
兒童分泌性中耳炎可通過藥物治療、咽鼓管吹張、鼓膜穿刺、鼓膜置管術、生活護理等方式治療。
分泌性中耳炎急性期可選用黏液促排劑如桉檸蒎腸溶軟膠囊,合并細菌感染時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糖皮質激素鼻噴劑如丙酸氟替卡松可緩解鼻咽部炎癥,改善咽鼓管功能。用藥需嚴格遵循醫(yī)囑,避免自行調整劑量。
通過波氏球或導管進行咽鼓管通氣,能有效改善中耳負壓狀態(tài)。治療時需配合捏鼻鼓氣動作,每日2-3次,適用于輕中度病例。操作需由專業(yè)醫(yī)護人員指導,避免用力過猛導致鼓膜損傷。
對積液量大的患者可在局麻下行鼓膜穿刺抽液,術中可見淡黃色黏稠液體。術后保持外耳道干燥,72小時內避免進水。該方法能快速緩解耳悶癥狀,但存在復發(fā)可能。
反復發(fā)作或病程超過3個月者,可考慮鼓膜切開置入通氣管。通氣管留置6-12個月,期間需定期門診復查。該手術在全麻下進行,能建立長期中耳通氣通道。
哺乳期嬰兒保持45度角喂養(yǎng),避免嗆奶。學齡兒童應糾正擤鼻方式,避免雙側鼻孔同時用力。加強體質鍛煉,預防上呼吸道感染。保持居住環(huán)境濕度在40%-60%,減少二手煙暴露。
患兒日常需保持均衡飲食,適當增加胡蘿卜、深海魚等富含維生素A和DHA的食物。避免用力擤鼻或潛水等增加中耳壓力的行為。建議每半年進行聽力篩查,關注語言發(fā)育情況。急性期可配合局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睡眠時抬高床頭15度有助于積液引流。若出現持續(xù)耳痛、發(fā)熱或聽力明顯下降,需及時耳鼻喉科復診。
誘發(fā)兒童手足口病的高危因素有幾個
兒童皮下出血點是什么原因
兒童口腔怎么護理 從三方面入手護理口腔
兒童肌炎和心肌炎的區(qū)別是什么
兒童大拇指被壓傷怎么處理
兒童運動項目怎么回事,怎么辦
兒童肺結核的早期癥狀有哪些 早期肺結核的四個癥狀科普
慢性非化膿性中耳炎能吃辣嗎
兒童腦膜炎會出現什么癥狀
繼發(fā)性兒童癲癇的病因是什么
兒童選擇什么樣的牙膏比較好
慢性非化膿性中耳炎嚴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