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2024-09-28 17:12 50人閱讀
病毒性胃腸炎的癥狀主要有惡心嘔吐、腹瀉、腹痛、發(fā)熱、全身乏力等。病毒性胃腸炎通常由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病原體感染引起,常見于免疫力較低的人群。
病毒性胃腸炎早期多表現為惡心嘔吐,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嚴重時可出現膽汁樣物質。嘔吐可能與病毒刺激胃腸黏膜或毒素作用于嘔吐中樞有關?;颊呖勺襻t(yī)囑使用蒙脫石散、口服補液鹽散、藿香正氣口服液等藥物緩解癥狀,同時需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
腹瀉是病毒性胃腸炎最典型的癥狀,多為水樣便或蛋花湯樣便,每日可達數次至十余次。腹瀉與病毒損傷腸黏膜絨毛導致吸收障礙有關?;颊呖墒褂秒p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散、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顆粒等微生態(tài)制劑調節(jié)腸道菌群,必要時需靜脈補液防止脫水。
病毒性胃腸炎常伴隨陣發(fā)性臍周或下腹部絞痛,排便后可能暫時緩解。腹痛源于腸道痙攣和炎癥刺激,兒童可能因無法準確表述而表現為哭鬧不安。熱敷腹部或遵醫(yī)囑使用消旋山莨菪堿片可緩解癥狀,但需警惕腸套疊等急腹癥。
部分患者會出現低至中度發(fā)熱,體溫多在37.5-38.5℃之間,嬰幼兒可能出現高熱。發(fā)熱與病毒血癥和炎癥反應有關,可遵醫(yī)囑使用布洛芬混懸液或對乙酰氨基酚栓劑退熱,同時需保持充足水分攝入。
由于嘔吐腹瀉導致體液丟失和電解質紊亂,患者常感到明顯乏力、精神萎靡,嚴重時可出現眼窩凹陷、皮膚彈性減低等脫水表現。及時補充含電解質的口服補液鹽能有效改善癥狀,若出現嗜睡或尿量明顯減少需立即就醫(yī)。
病毒性胃腸炎患者應注意休息,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的米湯、面條為主,避免油膩及高糖食物。注意手衛(wèi)生和餐具消毒,嬰幼兒需及時更換尿布防止紅臀。癥狀持續(xù)超過3天或出現血便、持續(xù)高熱、意識改變等嚴重表現時,應立即前往感染科或兒科就診。恢復期可適量補充益生菌和鋅制劑促進腸黏膜修復。
肌酐高了會出現水代謝紊亂癥狀、電解質紊亂、代謝性酸中毒癥狀、泌尿系統(tǒng)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神經系統(tǒng)疾病。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