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常青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指導意見:風濕骨痛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物理療法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來緩解癥狀,同時加強預防措施,避免病情加重。具體治療應根據病因進行,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制定個性化方案。
1、藥物治療
針對風濕骨痛,常用的藥物包括以下幾類:
1非甾體抗炎藥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等,用于緩解疼痛和減輕炎癥。
2皮質類固醇藥物:如潑尼松,能快速緩解炎癥,但應在醫(yī)生指導下短期使用以避免副作用。
3改善病情抗風濕藥物DMARDs:如甲氨蝶呤,適用于病情較為嚴重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能延緩病程。
這些藥物的選擇應根據個人的病情、癥狀輕重程度和其他健康因素,由醫(yī)生綜合評估后進行調整。
2、物理療法和康復訓練
1熱敷和冷敷:急性疼痛期可用冷敷減輕腫脹與炎癥,慢性疼痛適合熱敷改善血液循環(huán)。
2理療設備:如超聲波治療、低頻電刺激等,能夠緩解肌肉僵硬。
3功能性鍛煉:輕柔的拉伸和關節(jié)活動訓練不僅能減輕僵硬,還有助于恢復關節(jié)功能。在康復師的指導下實施效果更優(yōu)。
3、改善生活方式
1飲食調節(jié):多攝入富含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以及堅果,減少高鹽、高糖食品的攝入。
2體重管理:減輕關節(jié)壓力,對緩解骨痛有直接幫助。
3睡眠與心理健康:保持高質量睡眠,管理好壓力狀態(tài),對控制風濕性疼痛也至關重要。
4、中醫(yī)輔助治療
中醫(yī)可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如針灸、拔罐、推拿等,被認為能改善氣血循環(huán),減輕疼痛。部分中藥如獨活、杜仲等也常用于風濕骨痛的緩解,但須在中醫(yī)師指導下使用。
風濕骨痛是可控但需長期管理的疾病。早期診斷和干預最為關鍵,如果長期疼痛未見好轉,建議立即就醫(yī)做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后對癥治療,切勿自行長期用藥或忽視病情管理。
2025-05-14 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