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17人閱讀
寶寶拉油樣大便可通過調(diào)整飲食、補充水分、熱敷腹部、使用益生菌制劑、及時就醫(yī)等方式處理。油樣大便可能與飲食不當、乳糖不耐受、胃腸功能紊亂、腸道感染、胰腺疾病等因素有關(guān)。
1、調(diào)整飲食
減少高脂肪食物攝入,暫停添加新輔食。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母親需避免進食油膩及刺激性食物??蓵簳r改用低脂配方奶粉,少量多餐喂養(yǎng)。適當增加米湯、蘋果泥等易消化食物,幫助緩解胃腸負擔。
2、補充水分
每2小時補充口服補液鹽溶液預防脫水。觀察寶寶尿量及精神狀態(tài),若出現(xiàn)尿量減少、哭時無淚需立即就醫(yī)。可少量多次飲用溫開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加重腹瀉。
3、熱敷腹部
用40℃左右溫水袋隔毛巾熱敷腹部,每次15分鐘,每日2-3次。注意防止燙傷,熱敷后順時針按摩臍周促進腸蠕動。該方法適用于非感染性腹瀉引起的腹部不適。
4、使用益生菌
可遵醫(yī)囑使用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顆粒、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劑。這類藥物能調(diào)節(jié)腸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使用前注意查看藥品儲存條件,避免與抗生素同服。
5、及時就醫(yī)
若腹瀉超過3天或出現(xiàn)發(fā)熱、血便、持續(xù)嘔吐等癥狀,需排查輪狀病毒感染、細菌性腸炎等疾病。胰腺功能異常導致的脂肪瀉需進行糞便化驗和超聲檢查,確診后可能需要胰酶替代治療。
家長需每日記錄寶寶排便次數(shù)、性狀變化,保持臀部清潔干燥。腹瀉期間暫停接種疫苗,痊愈后1-2周再補種。注意奶瓶餐具消毒,避免生冷食物。若寶寶出現(xiàn)嗜睡、眼窩凹陷等重度脫水表現(xiàn),須立即急診處理。長期反復油樣便需排除乳糜瀉等慢性疾病。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