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發(fā)病因素很復雜,有內(nèi)源性的和外源性的。2010年發(fā)表在頂尖雜志Nature上的研究指出:正常的胰腺導管上皮細胞是逐步演變成癌的。從基因突變到形成一個真正腫瘤細胞要9年,從一個腫瘤細胞發(fā)展成具有轉移能力的細胞團腫塊要8年,而從發(fā)現(xiàn)腫瘤到腫瘤引起的死亡少則近2年。因此,應盡可能避免引起細胞惡變的不良因素,預防胰腺癌的發(fā)生。
一、吸煙:是目前唯一被公認的胰腺癌的發(fā)病高危因素。研究表明,吸煙的胰腺癌患者與非吸煙者死亡的危險比在1.6-3.1:1,研究已證明煙葉中的致癌物質可引起胰管上皮的癌變。
二、不健康的飲食: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癥研究所總結了飲食與胰腺癌關系。認為富含紅肉(豬、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險性,而通過攝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飲食可預防百分之33到百分之50的胰腺癌發(fā)病率。
三、遺傳因素:胰腺癌的發(fā)病在有家族史者是無家族史者的3-13倍,據(jù)報道,家族中有1人發(fā)病,其他家庭成員患胰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群的4倍,如2個人發(fā)病則升至12倍,3個人發(fā)病竟高達40倍。有研究者已碰到多起母女、父子、兄弟姐妹、祖孫三代的胰腺癌家族。
四、胰腺的慢性病變:反復發(fā)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結石或結石性胰腺炎具有癌變傾向,可以認為是一種癌前期病變。應注意原發(fā)病的治療,密切隨訪。發(fā)病還和人體本身的疾病,如有慢性胰腺病變、口腔疾病等相關。
五、糖尿病:研究發(fā)現(xiàn),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幾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發(fā)病率也幾乎是正常人群的2倍。因此,沒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突然發(fā)現(xiàn)患糖尿病時一定要認真檢查,排除胰腺癌。
六、良性胰腺腫瘤:和其他器官一樣,胰腺也有許多良性腫瘤。例如:漿液或黏液性囊腺瘤、實性假乳頭狀瘤、導管內(nèi)黏液性乳頭狀瘤等,其中也可惡變?yōu)橐认侔绕涫丘ひ盒匀轭^狀瘤和導管內(nèi)黏液性乳頭狀瘤。
七、口腔疾病:有研究表明,齲齒和其他口腔炎性病變也會增加胰腺癌的發(fā)病。
八、其他: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良性病變行遠端胃大部切除者,膽道疾病、膽囊手術切除、幽門螺桿菌陽性者也會增加胰腺癌的發(fā)病危險性。
4次瀏覽 2025-05-22
3次瀏覽 2025-05-22
4次瀏覽 2025-05-22
2次瀏覽 2025-05-22
4次瀏覽 2025-05-22
5次瀏覽 2025-05-22
5次瀏覽 2025-05-22
1次瀏覽 2025-05-22
2次瀏覽 2025-05-22
628次瀏覽 2023-07-26
2次瀏覽 2025-05-22
4次瀏覽 2025-05-22
608次瀏覽 2023-08-23
3次瀏覽 2025-05-22
4次瀏覽 2025-05-22
3次瀏覽 2025-05-22
2次瀏覽 2025-05-22
3次瀏覽 2025-05-22
3次瀏覽 2025-05-22
3次瀏覽 2025-05-22
2次瀏覽 2025-05-22
2次瀏覽 2025-05-22
3265次瀏覽 2024-11-26
3297次瀏覽 2024-11-10
3276次瀏覽 2024-10-29
3387次瀏覽 2024-12-31
3263次瀏覽 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