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結石的病因有哪些呢?任何疾病的出現(xiàn)都會有一定的原因,如果我們可以了解到具體的病因,這對于預防和治療都是十分有幫助的,而牙結石又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了解它的病因也非常有必要,那么牙結石的病因有哪些呢?
牙結石的病因
礦物鹽類沉積于菌斑的機制尚未完全明了,有以下幾種解釋:
1、環(huán)境堿化
唾液:唾液中含可溶性的酸性磷酸鈣和酸性碳酸鈣,當唾液分泌到口腔,二氧化碳逸出,唾液呈堿性,菌斑、軟垢周圍環(huán)境堿化,pH升高時,可溶性鈣鹽就變成不溶性鈣鹽沉積下來。
細菌:菌斑和軟垢中的細菌,能使唾液中的尿素分解成氨,使唾液堿化,pH升高,鈣鹽易沉積。
2、磷酸酯酶升高:正常牙齦組織中含磷酸酯酶,在炎癥或外傷時,酶含量增加,牙菌斑和脫落的上皮細胞也能釋放磷酸脂酶,使唾液中的磷酸鹽沉積;還有一種碳酸酐酶,使唾液放出二氧化碳,促使不溶性鈣鹽沉積。
3、膠樣蛋白質(zhì)逸出:唾液中含有一種膠樣蛋白質(zhì),能粘合鈣、磷離子,使唾液中的磷酸鹽維持過飽和狀態(tài),當唾液停滯于牙面,膠體沉降,過飽和狀態(tài)不能維持,磷酸鈣鹽則沉積出來。
4、礦化核心:礦化物沉積必須存在鈣化的核心,菌斑中的細菌、上皮細胞和細胞間質(zhì)可能成為主要的核心物質(zhì)。菌斑細胞間的基質(zhì),主要為蛋白多糖復合物,可以從唾液中絡合鈣鹽成為鈣化中心。菌斑中的細菌本身也是一種基質(zhì),如纖毛菌屬和放線菌屬,可構成有機的支架,吸附礦物質(zhì)沉積于牙面。
牙結石形成的速度、形態(tài)和硬度因人而異,一般來說新生的牙結石需要十二至十五小時。快速形成的牙結石要比慢慢形成的牙結石要軟且碎。所有剛形成的牙結石都是軟軟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鈣化就會慢慢的變硬。因此在牙結石形成之初,使用口腔清潔法或刷牙法,都很容易清除牙結石,等到鈣化之后就不易清除了。
782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649次瀏覽 2023-08-15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0次瀏覽 2025-05-24
3338次瀏覽 2025-02-07
3377次瀏覽 2025-02-09
3362次瀏覽 2024-12-11
3416次瀏覽 2025-01-21
3373次瀏覽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