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療心肌炎的時候,患者需要找專業(yè)的醫(yī)院還有醫(yī)生,根據(jù)自己的病情使用相對應的中藥給予治療,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出現(xiàn)。板藍根、丹參都很好,一般的中醫(yī)也愿意使用。提高人體耐缺氧的能力,減輕心肌細胞的損傷,促進心肌炎患者損傷心肌的修復及再生。
心肌炎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心臟疾病,經(jīng)常聽到患者抱怨“我得了個流感,就發(fā)展成心肌炎了”。該疾病患病原因比較復雜,好發(fā)于青年,尤其是青年女性患病人數(shù)居多。臨床表現(xiàn)上輕重程度不一,輕度的心肌炎患者可以沒有癥狀,而重癥患者可迅速發(fā)展成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所以治療很重要,那么心肌炎中醫(yī)如何治療?
1、外感發(fā)熱癥
多見于心肌炎病毒感染癥狀明顯的患者,病毒(柯薩奇病毒多見)侵犯人體出現(xiàn)發(fā)熱頭痛、全身酸痛、咽喉疼痛等癥狀,數(shù)天至數(shù)周后感到胸痛心悸、心煩氣短、小便短赤,大便秘結。
中醫(yī)治療以清熱解毒,祛邪寧心為主,可以使用中醫(yī)方劑為銀翹散加減進行治療,包括丹參,麥冬,柏子仁,板藍根,苦參,羌活,太子參,炙甘草,銀花,連翹等。
2、氣滯血瘀證
多見于心肌炎伴有心律失常、心臟功能受損的患者,此類證型患者以心悸怔忡、胸悶氣短,同時頸部青筋暴露,舌質紫黯,邊有瘀點等為主要癥狀。
中醫(yī)治療以理氣活血,寧心安神為主,中醫(yī)上常用的方劑為丹參飲加減,包括薤白,瓜蔞,黨參,赤芍,紅花,降香,丹參,郁金,炙甘草,山楂等。
3、心脾血虛證
多見于心肌炎的后遺癥期,臨床上患者表現(xiàn)為心悸氣短,運動或勞動時心悸氣短癥狀加重,同時伴有頭暈目眩,面色無華,以及大便溏薄等癥狀。
中醫(yī)治療以健脾寧心,補血安神為主,中醫(yī)上以歸脾湯加減進行治療,包括茯神,生地,丹參,當歸,阿膠(另沖),柏子仁,酸棗仁,炙甘草等。
黃芪具有益氣固表的功效,它能夠增強腎上腺皮質功能,升高白細胞,促進抗體生成,對非特異性免疫、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均有明顯的調節(jié)作用,并且能夠促進蛋白質合成和能量代謝,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68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762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0次瀏覽 2025-04-27
2931次瀏覽 2024-11-15
2878次瀏覽 2024-11-24
2978次瀏覽 2025-02-25
2947次瀏覽 2024-11-30
2925次瀏覽 2024-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