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吐奶是必須要注意的,因為吐奶的時候沒有及時護理,那么寶寶就容易嗆到,寶寶奶大部分是因為胃部功能沒有完善,而且寶寶的胃部入口比較松,這個需要拍嗝,更換適合的奶嘴來改善。如果寶寶是生病,比如感冒發(fā)燒,胃部不舒服等吐奶,那么就需要查清楚病因在醫(yī)治了。
在嬰幼兒期,寶寶的胃腸功能發(fā)育不健全,很容易出現(xiàn)吐奶的情況,但出現(xiàn)這些原因的吐奶,常常屬于生理性的,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如果寶寶吐奶的癥狀持續(xù)加重,影響了寶寶的睡眠,吃奶等情況時,就需要查清原因治療了,那么小孩吐奶是什么原因?
1、吐奶的原因
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wěn)定狀態(tài),同時賁門部位(胃部入口)還比較松。也就是說,大人吃飯時,當食物進入胃部后,賁門會通過收縮,來防止食物逆流回食道,但由于嬰兒的胃賁門部位還不能很好地進行收縮,從而導致進入胃部的奶汁等,能比較容易地流回食道。
另外,與大人相比,新生兒的喉頭位置要高一些,再加上他們含乳頭的方式比較笨拙,從而導致吃奶時空氣容易與奶汁一起吸入胃部,所以當孩子打嗝或身體晃動時,吃進去的奶也就比較容易被吐出來了。
如果寶寶有感冒、細菌感染、便秘、食管閉鎖、先天性巨結(jié)腸等病情,都會造成寶寶異常吐奶。喂養(yǎng)不當也會吐奶,這也是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犯的錯誤。由于喂奶姿勢不正確、喂奶過快,以及奶量過多、喂奶過程中翻動寶寶等等,這些喂養(yǎng)不當?shù)男袨椋紩M一步導致寶寶吐奶。
2、吐奶怎么預防
選擇適合大小的奶嘴,奶嘴孔如果過小,孩子就要用力吸吮,從而導致空氣與奶汁被一起吸了進去,也容易引起吐奶。但如果奶嘴孔過大,孩子吸吮時,就容易被嗆著而引起劇烈的咳嗽。所以,在選擇奶嘴時,我們要考慮到奶嘴孔大小,是否適合自己的孩子。
孩子在3-4個月大之后,不僅可以很好地掌握吸吮技巧,而且賁門的收縮功能也已發(fā)育成熟,所以吐奶的次數(shù)也就會明顯減少了。而在此之前,每次喂奶后我們最好,還是要幫助孩子拍嗝。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827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0次瀏覽 2025-07-14
694次瀏覽 2023-08-28
4123次瀏覽 2025-02-15
4302次瀏覽 2025-01-12
4465次瀏覽 2024-11-27
4097次瀏覽 2024-12-24
4012次瀏覽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