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栓塞治療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博禾醫(yī)生
血管栓塞治療又稱治療性血管栓塞,是在實施超選擇性血管造影的基礎上對某些血管性疾病和腫瘤進行治療或輔助手術洽療的一種方法,即將栓塞注入病變血管,使之栓塞,阻斷局部血流。婦產(chǎn)科領域多用予盆腔大出血及腫瘤的治療。這種介入治療手段其創(chuàng)傷小,操作便利,介入部位準確,也有副反應及并發(fā)癥:
1.栓塞后綜合癥
(1)缺血性盆腔疼痛:90%以上患者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缺血性盆腔疼痛,表現(xiàn)為下腹及腰骶部墜脹疼痛,類似于痛經(jīng),持續(xù)4-6小時后可逐漸減輕。
(2)發(fā)熱:約有26%的患者出現(xiàn)發(fā)熱,體溫在37.5-38攝氏度左右,為缺血、組織部分壞死所致。
(3)下肢酸脹無力感:60%患者出現(xiàn),約7—14天自然消失。
(4)惡心嘔吐:少數(shù)患者在栓塞治療后1-2天內(nèi)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可能與盆腔缺血疼痛反射有關。
2.穿刺部位血腫:因股動脈壓力較大,栓塞治療完成后,局部要加壓包扎24小時,壓砂袋6小時,并囑患者平臥8~12小時可防血腫發(fā)生。
3.腹膜后血腫與血管附壁血栓:主要是在操作過程中導絲損傷動脈或穿破動脈夾層所致。故放導管時一定要順血流送進,不可粗暴強行。
血栓栓塞疾病有哪些種類
冠狀動脈疾病的原因是什么
主動脈反流的治療方法
雙側下肢動脈粥樣斑塊形成
主動脈狹窄會導致脈壓高嗎
脖子上動脈疼咋回事
胸主動脈及腹主動脈的解剖
主動脈斑塊的正確治療方法
主動脈夾層術后雙下肢癱瘓能恢復嗎
胸腹主動脈cta掃描方法
主動脈夾層動脈瘤手術成功率高嗎
嬰兒腎動脈狹窄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