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按損傷程度怎么分類

博禾醫(yī)生
脊髓損傷按損傷程度可分為完全性損傷和不完全性損傷兩大類,具體分類依據神經功能保留程度、損傷平面以下感覺運動功能是否存在等因素判斷。
完全性脊髓損傷指損傷平面以下所有感覺和運動功能完全喪失,包括骶段保留功能消失。這類損傷多由椎體骨折脫位、脊髓橫斷等嚴重創(chuàng)傷導致,臨床表現為損傷平面以下肌力為零級、深淺感覺完全缺失、大小便失禁。磁共振成像可見脊髓連續(xù)性中斷或嚴重壓迫。
不完全性損傷保留部分神經功能,根據保留功能特點分為中央索綜合征、前索綜合征等亞型。患者可能保留骶部感覺或肛門括約肌自主收縮功能,損傷平面以下存在部分運動或感覺功能。此類損傷常見于脊髓震蕩、出血性挫傷等情況,預后相對較好。
中央索綜合征是頸椎過伸損傷的典型表現,上肢運動功能障礙重于下肢,伴有損傷平面以下感覺分離現象。其病理基礎為脊髓中央區(qū)出血壞死,患者可能保留骶部感覺和直腸括約肌控制能力,部分患者后期可恢復步行功能。
前索綜合征表現為損傷平面以下運動功能完全喪失,但保留部分本體感覺和觸覺。多由脊髓前動脈缺血或椎體骨折壓迫脊髓前部導致,常見于胸腰段損傷。患者可能保留位置覺和振動覺,但痛溫覺消失。
布朗-塞卡爾綜合征屬于特殊類型不完全損傷,表現為損傷同側運動障礙和對側痛溫覺障礙。通常由脊髓半側損傷引起,臨床可見同側肢體癱瘓伴深感覺喪失,對側肢體痛溫覺缺失但運動功能保留。
脊髓損傷患者需注重康復期護理,包括定時翻身預防壓瘡、被動關節(jié)活動維持功能位、膀胱功能訓練等。飲食應保證高蛋白、高纖維素,適量補充維生素D和鈣質。康復訓練需循序漸進,早期以呼吸訓練和體位擺放為主,后期逐步加入坐位平衡、站立架輔助訓練等項目。心理干預需貫穿全程,幫助患者適應功能障礙并建立積極康復信念。
脊髓損傷的常見感染有哪些
脊髓損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脊髓損傷可以恢復嗎 聯合4個方法恢復損傷脊髓
脊髓損傷做哪些康復治療 治療脊髓損傷的3個方法
陳舊性脊柱脊髓損傷怎么處理
脊髓損傷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應該如何治療?
什么是非外傷性脊髓損傷?
脊髓損傷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
腰椎術后脊髓損傷有什么癥狀
脊髓損傷小便鍛煉方法是什么
脊髓損傷后可以做哪些康復治療
脊髓損傷的治療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