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腸炎做什么檢查 急性胃腸炎常做這幾種檢查

博禾醫(yī)生
急性胃腸炎通常需進行血常規(guī)、糞便常規(guī)、糞便培養(yǎng)、電解質檢查和腹部影像學檢查。診斷急性胃腸炎的主要檢查方式有血常規(guī)評估感染程度、糞便常規(guī)檢測病原體、糞便培養(yǎng)明確致病菌、電解質檢查判斷脫水情況、腹部影像學排除其他急腹癥。
血常規(guī)是急性胃腸炎的基礎檢查項目,通過檢測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例可判斷是否存在細菌感染。細菌性胃腸炎患者常出現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百分比升高,而病毒性感染則以淋巴細胞比例增高為特征。嚴重脫水患者可能出現血紅蛋白濃度假性升高,這項指標對評估病情嚴重程度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糞便常規(guī)檢查能直接觀察糞便性狀并檢測潛血、白細胞等指標。典型急性胃腸炎患者的糞便標本可見黏液、未消化食物殘渣,鏡檢可能發(fā)現紅細胞、白細胞或寄生蟲卵。輪狀病毒抗原檢測適用于兒童患者,而隱孢子蟲等特殊病原體需要特殊染色才能識別,這項檢查對病因診斷具有重要價值。
糞便培養(yǎng)是確定細菌性胃腸炎病原體的金標準,可檢出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彎曲桿菌等常見致病菌。檢查需采集新鮮糞便標本并在2小時內送檢,陽性結果不僅能明確診斷還可指導抗生素選擇。對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病情危重患者,該項檢查尤為重要,但培養(yǎng)周期通常需要48-72小時。
電解質檢查通過檢測血清鈉、鉀、氯等指標評估水電解質紊亂程度。頻繁嘔吐腹瀉可能導致低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等并發(fā)癥,重度脫水患者可出現血尿素氮與肌酐比值升高。這項檢查對制定補液方案具有指導意義,特別適用于老年人和嬰幼兒患者。
腹部平片或CT檢查主要用于排除腸梗阻、闌尾炎等急腹癥。典型急性胃腸炎影像學表現可能包括腸管積氣、液平面等非特異性改變,但出現腸壁增厚、游離氣體等征象時需考慮其他診斷。對于腹痛劇烈或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這項檢查有助于鑒別診斷。
急性胃腸炎患者在檢查期間應注意保持充足水分攝入,可飲用淡鹽水或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飲食宜選擇米湯、稀粥等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復期可逐步增加香蕉、蘋果等含鉀豐富的水果,嘔吐嚴重者需少量多次進食。建議癥狀緩解后1-2周內避免劇烈運動,保證充足休息有助于胃腸功能恢復。若出現持續(xù)高熱、意識模糊、尿量明顯減少等嚴重癥狀,應立即就醫(yī)進一步診治。
潰瘍性結腸炎可以吃梨子和桃子嗎
孩子急性胃腸炎癥狀有哪些
導致急性胃腸炎的原因有哪些
輪狀病毒性腸炎能吃雞蛋嗎
急性胃腸炎頭孢那個效果好
慢性闌尾炎和結腸炎癥狀區(qū)別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怎樣治療
什么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
拉肚子吃腸炎寧還是蒙脫石散
潰瘍性結腸炎究竟是一種什么病?
結腸炎直腸炎的癥狀及治療方法
諾如病毒性胃腸炎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