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可以適量食用桑葚,建議在添加輔食后8-12個月齡嘗試。桑葚的引入需考慮消化能力、過敏風險、果實性狀、營養(yǎng)需求、進食技能等因素。
1、消化能力:
8月齡以上嬰兒消化系統(tǒng)逐漸成熟,可分解桑葚中的膳食纖維和果酸。過早食用可能引發(fā)腹脹或腹瀉,初期建議將桑葚搗成果泥,每日不超過3-5顆。
2、過敏風險:
桑葚屬低敏水果但仍需警惕。首次嘗試應觀察72小時,注意口周紅斑、腹瀉等過敏表現(xiàn)。有濕疹或過敏家族史的寶寶建議延后至1歲后添加。
3、果實性狀:
整顆桑葚存在窒息風險,2歲以下需去蒂切塊。建議蒸軟后壓成泥狀,或與米粉混合。3歲后可嘗試完整果實,但需監(jiān)督下食用。
4、營養(yǎng)需求:
桑葚富含花青素和鐵元素,適合缺鐵性貧血寶寶。但含糖量較高,糖尿病家族史寶寶應控制攝入量,每周2-3次為宜。
5、進食技能:
需具備坐穩(wěn)、抓握能力后再引入。建議在上午嘗試,便于觀察反應。出現(xiàn)嘔吐或皮疹應立即停食并就醫(yī)。
初次添加桑葚應選擇新鮮成熟果實,清洗后去柄。可搭配蘋果泥或酸奶改善口感,避免與高草酸食物同食。每日攝入量不超過寶寶拳頭大小,持續(xù)進食3天無不良反應再納入常規(guī)輔食。食用后建議清水漱口以防色素沉積,變質(zhì)發(fā)黏的桑葚務必丟棄。冬季可煮成果茶飲用,保留營養(yǎng)的同時降低消化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