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老人泡腳需注意水溫控制、時間管理、皮膚檢查、足部護理和異常處理五個方面。
1、水溫控制:
水溫應保持在37-40攝氏度,避免超過40攝氏度。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周圍神經病變,對溫度感知能力下降,容易發(fā)生燙傷。建議使用溫度計測量水溫,或由家人協(xié)助測試。水溫過高可能導致皮膚損傷,增加感染風險。
2、時間管理:
每次泡腳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為宜。長時間浸泡會使皮膚角質層軟化過度,增加皮膚破損概率。建議選擇晚飯后1小時或睡前進行,避免空腹或餐后立即泡腳,以防血糖波動。
3、皮膚檢查:
泡腳前需仔細檢查雙腳皮膚狀況。觀察是否有傷口、水泡、紅腫或潰瘍等異常情況。發(fā)現任何皮膚問題都應暫停泡腳并及時就醫(yī)。糖尿病足潰瘍發(fā)展迅速,早期發(fā)現和治療至關重要。
4、足部護理:
泡腳后需用干凈柔軟的毛巾輕輕擦干,特別注意趾縫間的水分。可適量使用無刺激性的保濕乳液涂抹足部,但避免涂抹在趾縫間。修剪趾甲應平直,不要修剪過短或過深,防止甲溝炎發(fā)生。
5、異常處理:
泡腳過程中如出現皮膚發(fā)紅、疼痛或其他不適感應立即停止。若發(fā)現足部傷口經久不愈、出現分泌物或異味,需及時就醫(yī)。糖尿病患者傷口愈合能力差,輕微損傷也可能發(fā)展為嚴重感染。
糖尿病老人日常應選擇透氣性好的棉襪和寬松舒適的鞋子,避免赤腳行走。定期進行足部檢查,保持適度運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huán)。控制血糖水平是預防糖尿病足的基礎,需遵醫(yī)囑規(guī)范用藥并監(jiān)測血糖。飲食上注意均衡營養(yǎng),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攝入。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戒煙限酒,有助于減少糖尿病并發(fā)癥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