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結腸炎能不能治愈 兩種方法有效應對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通常無法完全,但可通過規(guī)范治療有效控制癥狀。治療方式主要有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兩種,多數(shù)患者需長期管理以維持緩解狀態(tài)。
1、藥物治療
輕中度活動期患者可遵醫(yī)囑使用美沙拉嗪腸溶片抑制腸道炎癥,該藥適用于病變局限于直腸或左半結腸的患者。若癥狀加重或對氨基水楊酸類藥物無效,可考慮使用醋酸潑尼松片控制急性發(fā)作,但需警惕激素依賴風險。對于激素抵抗或依賴的頑固性病例,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劑有助于減少復發(fā)。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腹痛、腹瀉緩解不完全,需配合益生菌制劑調節(jié)腸道微生態(tài)。生物制劑如英夫利西單抗適用于傳統(tǒng)治療無效的中重度患者。
2、手術治療
當出現(xiàn)大出血、腸穿孔或癌變等并發(fā)癥時,需行全結腸切除加回腸儲袋肛管吻合術。對于長期病變導致結腸狹窄或藥物治療無效的重癥患者,可考慮結腸次全切除術。術后可能出現(xiàn)儲袋炎或排便頻率增加,需定期進行腸鏡隨訪。手術雖能去除病灶,但無法免疫異常這一根本病因。部分患者術后仍需配合藥物維持治療。
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日常需保持低渣、高蛋白飲食,避免辛辣刺激及乳制品攝入。規(guī)律進行散步、瑜伽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改善腸道蠕動。建議每3-6個月復查腸鏡監(jiān)測黏膜愈合情況,出現(xiàn)血便加重或體重驟降時及時就醫(yī)。心理疏導對緩解焦慮情緒尤為重要,可加入患者互助小組獲取長期管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