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HBV指什么
乙肝HBV是乙型肝炎病毒的縮寫,是引起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原體,是一種DNA病毒,屬于嗜肝DNA病毒科。乙肝HBV感染主要是引起乙型肝炎,機體感染后可以導致肝臟出現(xiàn)病變,表現(xiàn)為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黃疸等癥狀。
1、病因:乙肝HBV主要經(jīng)血液、體液等途徑傳播,如母嬰傳播、性接觸傳播、密切接觸傳播等,乙肝HBV具有較強的傳染性,主要通過感染者的血液、體液、精液等感染機體;
2、癥狀:乙肝HBV感染后,機體可能會出現(xiàn)乏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黃疸等癥狀,部分人群可能出現(xiàn)肝大,伴有脾大、腹水等癥狀。重癥患者可能出現(xiàn)肝衰竭,危及生命;
3、治療:未感染乙肝HBV的人群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感染乙肝HBV的人群按醫(yī)生指導使用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韋片等抗病毒藥物即可。已經(jīng)感染乙肝HBV的人群,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按療程、按劑量使用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拉米夫定片等抗病毒藥物;
4、預防:乙肝HBV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建議夫妻雙方同時檢查,確診后同時使用套,阻斷乙肝HBV的傳播。對于患有乙肝HBV的母親,應積極接種乙肝疫苗,防止乙肝HBV感染。
感染乙肝HBV后,應定期復查,建議每半年復查一次,主要包括肝功、乙肝病毒DNA、甲胎蛋白、肝臟彩超、肝臟彈性測定等。如果發(fā)現(xiàn)肝功能異常、乙肝病毒DNA陽性,應積極進行抗病毒治療,避免病情加重,發(fā)展為肝硬化、肝癌等嚴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