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骨折治療原則

小兒骨折治療原則主要包括復位固定、功能鍛煉、營養(yǎng)支持和定期復查,需根據(jù)骨折類型和患兒年齡制定個體化方案。
閉合復位適用于無明顯移位或穩(wěn)定性骨折,常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8周。開放性骨折或嚴重移位需手術復位,采用克氏針、彈性髓內釘?shù)葍裙潭ㄆ鞑?。嬰幼兒骨膜較厚,多采用手法復位配合夾板固定,避免損傷骨骺。固定期間需保持患肢抬高,觀察末梢血運。
拆除外固定后立即開始漸進式康復訓練,初期以被動關節(jié)活動為主,使用CPM機輔助膝關節(jié)等大關節(jié)恢復。2周后增加主動活動,通過抓握玩具、踩踏球等方式鍛煉肢體協(xié)調性。完全負重訓練需在X線確認骨痂形成后進行,從部分負重過渡到全負重約需1-2個月。
每日需補充800-1200mg鈣質,可通過牛奶、奶酪、豆腐等食物攝入。維生素D每日400-800IU促進鈣吸收,多曬太陽幫助合成活性維生素D。蛋白質攝入量按每公斤體重1.5-2g計算,雞蛋、魚肉等優(yōu)質蛋白有助于膠原合成。貧血患兒需增加紅肉、動物肝臟等富鐵食物。
復位后第1周需X線檢查對位情況,之后每2周復查直至愈合。長骨骨折臨床愈合需3-6周,但完全骨性愈合可能需3-6個月。復查內容包括患肢長度測量、關節(jié)活動度評估和步態(tài)分析。發(fā)現(xiàn)愈合延遲需排查代謝性骨病或感染可能。
注意觀察患肢腫脹、疼痛加劇等骨筋膜室綜合征征兆。保持石膏干燥清潔,預防壓瘡和皮膚濕疹。避免過早負重導致內固定失效或再骨折。骨骺損傷患兒需隨訪至骨骼成熟,監(jiān)測肢體發(fā)育是否對稱。
患兒飲食應保證充足熱量和蛋白質,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水果促進結締組織修復?;謴推诒苊鈩×疫\動但需保持適度活動,家長可協(xié)助進行肌肉等長收縮訓練。定期測量雙下肢長度差異,超過2cm需矯形干預。夜間疼痛可局部冷敷,持續(xù)不適需及時復診排除感染或移位。
小兒面部神經(jīng)炎掛什么科
骨折一個月后可以烤電嗎
小兒鼻炎如何治療
小兒喉炎幾天能好轉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分為哪幾類癥狀和體征
小孩手臂骨折多久能好轉
小兒喘憋是什么癥狀
小兒潰瘍性口炎一般幾天能好轉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