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時發(fā)現這4種病,只要沒癥狀,不需要治療,別再自己嚇自己了

體檢報告上的異常指標總是讓人心驚肉跳,特別是當看到那些專業(yè)術語時,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我是不是得大病了"。其實有些所謂的"疾病"就像身體上的小雀斑,看著嚇人但根本不用處理。今天就來揭秘那些體檢報告上最容易被過度治療的"假病"。
1、檢出率超高的小問題
每5個人做B超就有1個能查出結節(jié),但95%以上都是良性的。小于1厘米且沒有壓迫癥狀的結節(jié),連藥都不用吃。
2、觀察比治療更重要
醫(yī)生建議每6-12個月復查一次超聲就行,除非結節(jié)在短時間內突然增大或出現鈣化。
3、這些情況才需要重視
伴有甲亢癥狀、結節(jié)邊界不清、縱橫比大于1,或者有家族史的人群需要進一步檢查。
1、現代人的"標配"
體檢中心30歲以上人群檢出率超過30%,但單純性脂肪肝是可逆的。
2、改善生活方式最關鍵
戒酒、控制體重、適當運動,三個月后復查往往就有明顯改善。
3、別亂吃保肝藥
沒有肝功異常的情況下,吃藥反而增加肝臟負擔。每天快走40分鐘比任何藥物都管用。
1、常見的心律失常
正常人24小時動態(tài)心電圖可能記錄到幾十次早搏,沒有癥狀完全不用治療。
2、誘因往往在生活里
熬夜、喝濃茶咖啡、精神緊張都可能導致,改變這些習慣早搏就會減少。
3、別被"心臟病"嚇到
除非伴有胸悶氣短、眼前發(fā)黑等癥狀,否則醫(yī)生連藥都不會開。
1、早就被正名的"過時病"
這個嚇人的名稱在醫(yī)學上已經改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正常生理現象。
2、不需要特殊治療
沒有接觸性出血或異常分泌物的情況下,定期做TCT檢查就夠了。
3、警惕過度醫(yī)療
冷凍、激光等治療反而可能影響宮頸機能,準備懷孕的女性更要慎重。
看到體檢報告有異常先別慌,帶著報告找??漆t(yī)生解讀才是正解。記住一個原則:沒有癥狀的"病"大多只需要定期觀察。與其自己嚇自己,不如把焦慮的時間用來散步、睡覺、吃好三餐。健康有時候就是學會對過度治療說"不"的智慧。
脖子是"心衰"的放大鏡?醫(yī)生告誡:脖子若有這4個癥狀,早點就醫(yī)
年年體檢,為什么還是查出癌癥晚期?體檢沒做這4項,等于白花錢
淋病能治愈嗎?男女癥狀有所不同,預防得從這4個方面著手
眼睛上長的這種東西竟是腫瘤?專家:出現這幾種癥狀要警惕
混合痔瘡有哪些癥狀
胰腺有毛病啥癥狀
神經官能癥的癥狀及治療方法有哪些
眼部疾病葡萄膜炎癥狀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