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保肝利膽等功效,常用于治療乳腺炎、肝炎、尿路感染等疾病。其活性成分包括黃酮類、多糖和有機酸,具有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調節(jié)作用。
1 清熱解毒
蒲公英的苦寒特性有助于清除體內熱毒,對皮膚癤腫、咽喉腫痛有緩解效果。新鮮蒲公英搗碎外敷可減輕蚊蟲叮咬后的紅腫,煎水內服能改善風熱感冒引起的發(fā)熱頭痛。實驗證明其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有抑制作用。
2 利尿消腫
蒲公英醇和膽堿成分能促進腎臟排泄功能,對輕度水腫和膀胱炎有效。每日取干品10克沸水沖泡代茶飲,連續(xù)一周可改善下肢浮腫。與玉米須配伍使用能增強利尿效果,但腎功能不全者需慎用。
3 保肝利膽
蒲公英中的蒲公英甾醇可增加膽汁分泌,幫助分解膽固醇。慢性膽囊炎患者可用鮮品60克煎湯,分兩次服用。研究顯示其多糖成分能降低轉氨酶水平,對酒精性肝損傷有保護作用。
4 其他應用
蒲公英根烘焙后研磨成粉,可作咖啡替代飲品,富含菊糖有益腸道菌群。嫩葉涼拌食用含豐富維生素A和鉀元素,適合春季養(yǎng)肝。鮮花浸泡橄欖油兩周,制成外用藥膏可緩解濕疹瘙癢。
使用蒲公英需注意體質偏寒者不宜長期大量服用,可能引起腹瀉。野生采摘需確認無農藥污染,孕婦使用前應咨詢醫(yī)師。正規(guī)藥店購買的干燥品安全性更高,建議每日用量不超過15克干品或30克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