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會引發(fā)哪些心理疾病?癲癇患者應該如何進行心理疏導?

博禾醫(yī)生
癲癇是一種反復發(fā)作的慢性疾病。癲癇患者不僅要承受軀體疾病本身帶來的不適,還要承受這一疾病給他們家庭、社會交往、就業(yè)、經濟等各方面造成的影響。生活質量是相對于生命數(shù)量(壽命)而言的,是從生物、心理和社會三個角度評價慢性疾病療效的一個指標。
癲癇患者更易有情緒障礙
近年來的研究表明,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不僅低于正常人群,而且低于其他慢性疾病者。本研究表明,癲癇患者生活質量各方面的得分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生活質量較差,這與國內車春暉等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癲癇患者容易并發(fā)情緒障礙,而抑郁和焦慮是其最常并發(fā)的情緒障礙。有研究證實,多種原因使癲癇患者更易發(fā)生抑郁和焦慮,但確切的有關癲癇患者伴發(fā)抑郁、焦慮的發(fā)生率在各研究中有很大差異,報道30%~70%不等。本研究顯示在90例癲癇患者中有49例(54.44%)伴有抑郁,46例(51.11%)伴有焦慮,與文獻報道一致。這表明,癲癇患者普遍存在著情緒低落、抑郁、焦慮情緒。同時,本研究發(fā)現(xiàn)這些負性情緒對患者不利并且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呈負相關。在Fatoye和Tracy等的研究中,30.8%的癲癇患者伴發(fā)抑郁和焦慮。
抑郁、焦慮和患者的生活質量的諸多方面成負相關,是QOLIE的最重要的預測因素。Villeneuve和Berto等的研究也表明抑郁使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惡化。一項韓國人群中的研究也表明,抑郁和焦慮同樣是降低癲癇患者生活質量的最主要因子。
綜上所述,癲癇患者的生活質量較差,焦慮、抑郁情緒明顯,并且焦慮、抑郁情緒與患者的生活質量呈負相關。因此,癲癇的治療,醫(yī)護人員不僅要重視對發(fā)作的控制,更要重視對患者的負性情緒的干預,提倡在對患者進行抗癲癇藥物治療的同時早期實施心理干預,必要時加用抗抑郁、焦慮藥物治療,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癲癇應保持怎樣的心理狀態(tài)?
對待癲癇應該像對待其它許多慢性疾病一樣,做到“既來之,則安之”,或者說是,一承認,二不怕。承認,就是正視它的存在,認識到它的危害,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不怕,就是對待這種疾病不必過分害怕,也不要過分擔憂。長期背著沉重的精神負擔,顯然不利于疾病的康復。要認識到,癲癇雖然比較難以治療,但畢竟不是不治之癥。目前,通過積極的洽療,或者手術治療,已可基本治愈70~80%的病人。因此病人要有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雖然目前社會上有不少癲癇病人因長期癲癇發(fā)作未得到控制而有些精神不正常或智能低下,甚至殘疾,但那畢竟是過去沒有有效的抗癲癇治療或因未采取正確的治療方法所造成的。按現(xiàn)代治療方法,癲癇能及時控制,絕不會再出現(xiàn)過去那些悲劇。
癲癇患者自己有了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還要能正確對待社會上一些人對自己的歧視態(tài)度。目前,由于歷史的原因造成了有些人對癲癇病人持有許多偏見。不少人認為癲癇病人是精神病或“瘋子”,認為他(她)們不應像正常人一樣學習、就業(yè);多數(shù)人反對自己的子女與癲癇兒童一起玩或上學,反對自己的子女與癲癇病人結婚。首先要認識到這些偏見多數(shù)是由于過去癲癇治療效果不好、預后差所造成的。隨著以后癲癇治療效果的提高,癲癇病人預后的改善,事實也將教育一部分人逐步放棄那些偏見。而癲癇病人要敢于蔑視這些偏見,不要在這些偏見面前低頭,要堅持像正常人一樣地工作、生活、學習,不要自覺低人一等。有了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積極配合醫(yī)生堅持長期治療,生活中注意避免容易誘發(fā)癲癇發(fā)作的因素,絕大多數(shù)癲癇患者一定可以過上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圍絕經期女性會有哪些心理變化
得了癲癇如何治療呢 分類型治癲癇效果更好
癲癇會引起球麻痹嗎 癲癇易引起這些并發(fā)癥
反復癲癇發(fā)作是什么原因造成 造成癲癇反復的四個原因剖析
為什么癲癇得到控制后還會復發(fā) 揭秘癲癇反復發(fā)作的根因
心理壓力大的6種明顯癥狀
癲癇和暈厥有什么區(qū)別 癲癇和暈厥的四個區(qū)別要知
產后脫發(fā)多久會好 消除心理壓力積極改善脫發(fā)
小兒癲癇與抽動癥的區(qū)別是什么
小兒癲癇的發(fā)病原因是什么
兒童良性癲癇治療注意事項是什么
牛皮癬病情變化跟心理狀態(tài)有關嗎 哪些因素會引起牛皮癬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