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后遺癥怎么足部穴位按摩

博禾醫(yī)生
中風后遺癥可通過足部穴位按摩緩解癥狀,常用穴位有涌泉穴、太沖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昆侖穴。按摩方法包括點按法、揉捏法、推拿法、叩擊法、搓擦法。
涌泉穴位于足底前三分之一凹陷處,屬腎經要穴。按摩時用拇指指腹垂直向下按壓,力度以產生酸脹感為宜,持續(xù)3-5秒后放松。該穴位具有引火歸元作用,可改善下肢水腫和足底麻木,配合艾灸效果更佳。注意皮膚破損者禁用。
太沖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結合部前方凹陷處,為肝經原穴。采用揉捏法用拇指指腹順時針旋轉按壓,能疏肝理氣、降低肌張力。適用于足內翻和肢體痙攣患者,按摩時可配合踝關節(jié)被動活動。急性期患者需輕柔操作。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屬足陽明胃經。使用推拿法沿脛骨前嵴向外側推按,能健脾和胃、促進血液循環(huán)。對改善下肢肌力減退效果顯著,可配合電針治療。凝血功能障礙者慎用。
三陰交在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為肝脾腎三經交會穴。采用叩擊法用空拳輕叩穴位,可調節(jié)內分泌、緩解足部感覺異常。尤其適合合并糖尿病的中風患者,操作前需評估皮膚感覺功能。
昆侖穴在外踝尖與跟腱之間凹陷處,屬膀胱經穴位。使用搓擦法快速摩擦穴位至發(fā)熱,能疏通經絡、改善足下垂。適用于跟腱攣縮患者,按摩后應進行跟腱牽拉訓練。骨質疏松者需控制力度。
足部按摩宜在飯后1小時進行,每日1-2次,每個穴位操作2-3分鐘。按摩前后可用40℃左右溫水泡腳15分鐘,水中可加入艾葉、紅花等中藥材。配合踝泵運動、抓毛巾等足部功能訓練效果更佳。按摩過程中出現(xiàn)疼痛加劇或皮膚破損應立即停止。高血壓患者按摩力度需輕柔,避免突然體位改變。長期臥床者按摩前需檢查足部血液循環(huán)情況。建議在康復治療師指導下制定個性化按摩方案,結合肢體功能訓練和語言康復等綜合干預措施。
治療失眠的穴位有哪些 按摩五個穴位讓你更好入睡
輕微中風后一輩子不復發(fā)有嗎
拇外翻怎么按摩 拇外翻的簡單按摩方法詳述
腦血栓與中風的區(qū)別有哪些
如何按摩青光眼 教你穴位按摩法預防青光眼
血壓正常的人會中風嗎 中風是多原因共同的結果
小兒胃脹怎么按摩 四個按摩方法改善小兒胃脹
臉部美容正確的按摩手法有什么
腰間盤突出怎樣按摩 了解腰間盤突出的4個按摩手法
治療聲帶息肉按摩什么穴位
咽喉異物感按摩哪個最好使
嬰兒母乳喂養(yǎng)脹氣怎么辦 適度按摩可消除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