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脂蛋白偏低怎么回事

博禾醫(yī)生
低密度脂蛋白偏低可能與遺傳代謝異常、營養(yǎng)不良、甲狀腺功能亢進、肝臟疾病或慢性炎癥有關。改善方式包括調整飲食結構、治療原發(fā)疾病、定期監(jiān)測血脂水平。
1. 遺傳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先天性脂蛋白代謝異常,如家族性低β脂蛋白血癥,導致低密度脂蛋白合成不足。這類情況需通過基因檢測確診,日常需保證足量優(yōu)質脂肪攝入,如每天食用30g堅果或牛油果。
2. 營養(yǎng)攝入不足
長期低脂飲食或吸收不良綜合征會造成脂質缺乏。建議每日攝入脂肪占總熱量25%-30%,優(yōu)先選擇深海魚、橄欖油等不飽和脂肪酸。嚴重營養(yǎng)不良者需補充中鏈甘油三酯制劑或腸內營養(yǎng)粉。
3.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亢患者代謝率升高會加速脂蛋白分解。典型表現(xiàn)為同時伴有總膽固醇降低,需通過甲功五項確診。治療包括抗甲狀腺藥物甲巰咪唑、放射性碘治療或甲狀腺部分切除術。
4. 肝臟疾病
肝硬化等肝實質損傷會影響脂蛋白合成。這類患者往往伴隨白蛋白降低,需進行肝臟超聲和Child-Pugh評分。治療需針對原發(fā)病,如乙肝患者需進行抗病毒治療,酒精性肝病需戒酒并補充水飛薊素。
5. 慢性消耗性疾病
結核、惡性腫瘤等消耗性疾病會導致脂蛋白水平下降。建議進行腫瘤標志物篩查和胸部CT檢查,結核感染T細胞檢測可輔助診斷。需加強營養(yǎng)支持治療,腫瘤患者每日蛋白質攝入應達1.5g/kg體重。
低密度脂蛋白低于1.8mmol/L需引起重視,持續(xù)偏低可能影響激素合成和細胞膜修復。建議進行脂蛋白電泳、載脂蛋白B檢測等專項檢查。飲食上每周至少攝入3次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魚、亞麻籽。合并消瘦、乏力等癥狀時應及時排查甲亢或惡性腫瘤。
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偏低是什么意思
尿微量白蛋白0.15是什么意思
24小時尿蛋白定量0.18g怎么回事,怎么辦
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過敏的區(qū)別
蛋白粉和麥片可以一起吃嗎
兒童載脂蛋白A1偏高怎么回事,怎么辦
血紅蛋白濃度低的病因有哪些 血紅蛋白偏低的四大病因
殼多糖酶3樣蛋白1偏高是什么意思
紅細胞偏高血紅蛋白偏低是什么原因
孕婦蛋白質弱陽性是怎么回事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高是什么病
血清β2微球蛋白偏高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