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炎是指肝臟持續(xù)6個月以上的炎癥反應,常見類型包括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預防慢性肝炎可通過接種疫苗、避免高危行為、控制飲酒、定期體檢、合理用藥等方式實現。
1、接種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直接的手段,建議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完成首劑接種,成人未接種者應補種。甲型肝炎疫苗適用于高危人群,如存在肝功能異?;蛎庖呷毕菡?,接種前需咨詢醫(yī)生。疫苗接種后需定期檢測抗體水平,必要時加強免疫。
2、避免高危行為
病毒性肝炎可通過血液、體液傳播,應避免共用注射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yī)療器械操作。紋身、穿耳洞等有創(chuàng)美容需選擇正規(guī)機構。性接觸傳播風險較高人群應使用套,醫(yī)務人員需嚴格執(zhí)行職業(yè)防護。母嬰傳播可通過產前篩查和阻斷措施降低概率。
3、控制飲酒
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酒精性肝炎,男性酒精攝入量每日不應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慢性肝病患者需完全禁酒,酒精代謝異常者可能出現臉紅、心悸等反應,這類人群更應嚴格控制。飲酒時避免空腹,可搭配食物減緩酒精吸收。
4、定期體檢
肝功能檢查應包括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膽紅素等指標,乙肝五項和丙肝抗體篩查能早期發(fā)現病毒感染。超聲檢查可評估肝臟形態(tài)變化,彈性成像技術能無創(chuàng)診斷肝纖維化。高危人群每6-12個月復查,普通人群建議每年體檢一次。
5、合理用藥
避免長期使用對乙酰氨基酚等肝毒性藥物,聯合用藥時需注意藥物相互作用。中藥何首烏、雷公藤等可能引起藥物性肝損傷,使用須遵醫(yī)囑。慢性病患者需定期監(jiān)測藥物對肝臟的,必要時調整用藥方案。保健品使用前應確認其性。
保持均衡飲食有助于肝臟健康,適量攝入優(yōu)質蛋白如魚肉、豆制品,限制高脂高糖食物。規(guī)律運動可改善代謝,但肝硬化患者應避免劇烈活動。注意個人衛(wèi)生,生熟食品分開處理,避免食用霉變食物。出現乏力、黃疸等癥狀時及時就醫(yī),慢性肝炎患者需遵醫(yī)囑規(guī)范治療并定期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