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博禾知道
2022-10-25 22:44 26人閱讀
老人低血壓可通過調整飲食、適量運動、改變體位、藥物治療、定期監(jiān)測等方式改善。低血壓可能與年齡增長、藥物副作用、慢性疾病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xiàn)為頭暈、乏力、視物模糊等癥狀。
增加鈉鹽攝入有助于提升血容量,每日可適量食用咸菜、醬油等高鹽食物,但高血壓患者需謹慎。少量多餐可避免餐后血液集中于胃腸導致血壓下降,建議每日5-6餐,每餐七分飽。適當飲用淡鹽水或電解質飲料能快速補充血容量,尤其適合夏季出汗較多時。
規(guī)律進行散步、太極拳等低強度運動,可增強血管彈性并促進血液循環(huán)。避免久坐或久站,每隔1-2小時需活動肢體。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建議在專業(yè)人員監(jiān)護下開展,運動時需佩戴血壓監(jiān)測設備。
起床時遵循“三個30秒”原則:醒后平躺30秒,坐起30秒,雙腿下垂30秒再站立。如廁后起身需扶穩(wěn)固定物,避免突然站立引發(fā)體位性低血壓。白天可抬高床頭15-20度睡眠,減少夜間多尿導致的容量不足。
嚴重低血壓可遵醫(yī)囑使用鹽酸米多君片提升外周血管阻力,或氟氫可的松片增加鈉潴留。貧血導致的低血壓需配合硫酸亞鐵片、葉酸片等糾正貧血。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心率變化,警惕心悸等不良反應。
每日早晚固定時間測量血壓并記錄,注意測量前靜坐5分鐘。外出攜帶便攜式血壓計,出現(xiàn)視物模糊、冷汗等癥狀時立即測量。建議家屬學習血壓測量方法,協(xié)助老人建立健康檔案。
老人低血壓日常需保持環(huán)境溫度穩(wěn)定,避免高溫沐浴或寒冷刺激。穿著彈力襪可減少下肢血液淤積,睡眠時適當墊高下肢。飲食中可增加桂圓、紅棗等補氣血食材,限制酒精攝入。若出現(xiàn)暈厥或意識模糊需立即就醫(yī),排查心源性休克等危急情況。建議每3個月復查心電圖、血常規(guī)等基礎項目,合并糖尿病或帕金森病者需加強隨訪。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