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語說得好,人吃五谷雜糧哪有不生病的,其實人生病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檢查不正確,不正確的檢查就會導致一連串的不正確,最終貽誤病情,可見正確檢查疾病的重要性,下面我們就來了解慢性腹瀉怎樣檢查。
1.糞便檢查:根據(jù)糞便的性狀、鏡檢與培養(yǎng)等化驗,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如糞便含膿血,可稱為痢疾樣糞便,表示結(jié)腸有潰瘍或糜爛性病變,見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腸病、血吸蟲病、結(jié)腸癌等。糞便細菌培養(yǎng)和菌群分析、真菌的涂片檢查及培養(yǎng)、阿米巴原蟲及包囊的檢查等均對診斷有所幫助。
2.血清學檢查:如炎癥性腸病可測血中有關抗體,胃泌素瘤測血清胃泌素,糞癌測血清或尿5羥吲哚乙酸。
3.D-木糖吸收試驗:彌漫性小腸病變、原發(fā)性吸收不良綜合征、噬脂性腸肉芽腫病等均有D-木糖吸收障礙。
4.乳糖耐量試驗、氫呼吸試驗:有助于乳糖缺乏癥的診斷。
5.胃酸測定:高酸、血清胃泌素增高時,應考慮為胃泌素瘤;低酸時應考慮為舒血管腸肽瘤。
6.腸內(nèi)鏡檢查:一般宜先行直腸或乙狀結(jié)腸鏡檢查,必要時作纖維結(jié)腸鏡或纖維小腸鏡檢查。檢查時可取腸黏膜活檢確診。
7.消化道x線鋇劑造影:利用鋇餐可以觀察整個消化道的運動功能狀態(tài),了解有無器質(zhì)性病變。鋇灌腸檢查對結(jié)腸中各種病變的診斷常有幫助,甚至可賴以明確診斷。
什么疾病都是先檢查,知道了發(fā)病原因才有治愈的可能,當然慢性腹瀉這種疾病也不例外。雖然它的發(fā)病原因有很多,但是只要詳細的檢查就會找出發(fā)病原因,才能進行對癥治療。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645次瀏覽 2023-08-15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86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5-22
3323次瀏覽 2024-11-13
3290次瀏覽 2025-02-19
3266次瀏覽 2024-12-30
3311次瀏覽 2025-02-01
3261次瀏覽 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