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代社會,患上頸椎病的人越來越多,而且頸椎病也越來越年輕化,都是因為久坐辦公室,很少運動造成的,頸椎病有好多種,其中有一種是脊髓型頸椎病,這種就是比較嚴重的,那么脊髓型頸椎病的病因是什么呢,一起來看一下。
脊髓型頸椎病約占各型頸椎病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雖然所占比例不高,但對人體危害卻很嚴重,輕者影響生活、工作,重者出現(xiàn)大小便及性功能障礙,甚至四肢癱瘓。但不少病人,甚至有些醫(yī)生對此認識不足,早期僅有下肢麻痛癥狀時,有的就誤診為腰腿痛疾病,晚期會誤診為病因不明的脊髓退行性萎縮等,因為沒能及時治療,致使病情惡化,導致四肢癱瘓的嚴重后果。
脊髓型頸椎病系指頸椎退變所致的椎管狹窄或椎間盤變性突出、椎體后緣骨刺、黃韌帶肥厚及鈣化、后縱韌帶鈣化等突入頸椎椎管,對頸脊髓造成直接壓迫刺激;或者因交感神經(jīng)的刺激,造成脊髓血管痙攣,導致頸脊髓的某一節(jié)段缺血變性以致局灶性壞死,并由此出現(xiàn)以慢性進行性四肢癱瘓為特征的頸椎病。由于脊髓受壓迫刺激的部位和程度不同,其臨床表現(xiàn)各異,多以慢性進行性四肢癱瘓為特征,以肢體運動、感覺障礙及膀胱直腸括約肌障礙等諸多表現(xiàn)為主,但多無頸肩疼痛癥狀。早期雙側(cè)或單側(cè)下肢疼痛、麻木、僵硬發(fā)抖、無力,常有踩棉花感。重者下肢痙攣,行走困難,甚至臥床不起。病情發(fā)展多可出現(xiàn)雙側(cè)上肢的感覺及運動障礙,如疼痛、麻木、酸脹、燒灼感、無力及活動不靈活等,甚至不能作端碗、系紐扣、執(zhí)筆、拿筷子等動作。晚期可有便秘、排尿困難、尿潴留或尿失禁等癥狀。也可并發(fā)頭昏、眼花、吞咽困難、面部出汗異常等交感神經(jīng)癥狀。
脊髓型頸椎病的診斷依據(jù):
臨床上對中年以上患者,疼痛不明顯,但有肢體麻木及運動功能障礙,出現(xiàn)脊髓長束不對稱性陽性體征,癥狀時好時壞,慢性進行性加重,同時又有上肢神經(jīng)根頸椎病癥狀,呈不同程度的痙攣性癱瘓,其感覺平面很不一致,大小便功能障礙,又不能以脊髓橫斷性損害解釋時,應考慮本病。若X線片顯示頸椎骨質(zhì)增生,椎體后緣有明顯的骨刺突向椎管內(nèi),椎間隙狹窄,椎間孔變小等頸椎退行性變,并能排除肌萎縮側(cè)索硬化癥、脊髓腫瘤和腰椎疾病等即可確診。診斷有困難時,可酌情作腰穿檢查腦脊液、CT或核磁共振、肌電圖等檢查。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287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614次瀏覽 2023-08-23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0次瀏覽 2025-06-13
3686次瀏覽 2024-11-17
3603次瀏覽 2024-12-24
3675次瀏覽 2025-02-17
3732次瀏覽 2024-11-10
3696次瀏覽 202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