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俗稱小中風,據(jù)統(tǒng)計,我國小中風患者已達3750萬之多,小中風患者在90天內發(fā)生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事件總的風險高達百分之二十五,因此,要警惕小中風發(fā)生,重視小中風的治療,把握治療小中風的最佳時機,以免為今后埋下巨大健康隱患,那么下面我們來看看小中風最佳治療時間。
一個人從出生到發(fā)生卒中,要經(jīng)過六個臺階。第一個臺階是遺傳因素;如果在出生后,又附加了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抽煙、喝酒、不愛運動,這就邁向了卒中第二個臺階。這個時候,如果再患血壓高、血脂高或者是心臟病,就開始邁上了第三個臺階。如果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就會上到第四個臺階,也就是短暫性腦血管病發(fā)作。但這個時候可能還沒有引起腦組織完全壞死,直到邁上第五個臺階引起卒中發(fā)作,可能才會引起關注。這時就已經(jīng)離第六個臺階死亡不遠了。因此,早期干預才能避免大麻煩。
目前在我國,小中風治療領域的低估現(xiàn)象嚴重,小中風患者的住院率僅約百分之六,遠低于發(fā)達國家百分之三十的比例。
小中風是神經(jīng)內科急癥,小中風后24小時內,每20個人中就有一人會繼發(fā)卒中,48小時內發(fā)生卒中的風險最高。但是,由于其癥狀不明顯,持續(xù)時間短,很容易被人忽略。小中風是卒中的預警器。小中風發(fā)病后的2天至7天,為卒中的高風險期。
很多卒中患者,在發(fā)病前,都曾經(jīng)莫名其妙摔過跟頭,或者出現(xiàn)半邊身子發(fā)麻、頭暈等癥狀,但往往都會被誤認為是不小心摔的,或者認為是累著了才會不舒服,而且這些癥狀很快就沒有了,也就不會引起重視,更不會去醫(yī)院就診。直到發(fā)生卒中了,送到醫(yī)院接受治療時,通常已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因此,提高患者的疾病意識對于小中風的及時診斷很重要。
小中風主要有“五個一過”癥狀:一過性頭暈;一過性頭痛;一過性視物不清;一過性言語不利;一過性肢體麻木。一旦出現(xiàn)這“五個一過”癥狀時,要在第一時間就醫(yī),爭取把握住治療的最佳時機。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70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586次瀏覽 2024-01-05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3023次瀏覽 2024-11-17
3064次瀏覽 2025-02-15
3118次瀏覽 2025-02-27
3029次瀏覽 2025-01-13
3063次瀏覽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