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腦癱病因有哪些,對腦癱患兒來說,如果符合手術條件的話可以手術解決病根,比如,痙攣型腦癱患兒或是以痙攣為主的混合型腦癱患兒接受治療就是從根本上解決患兒過高的肌張力,再通過矯形手術改善畸形的肢體形態(tài),而術后的康復訓練則是為了把不正確的體型姿勢調整過來,避免患兒出現(xiàn)畸形(即通過康復增加肢體的肌力、穩(wěn)定性及協(xié)調性等)。
對于腦癱患兒來講,由于他們自身病理性障礙、不正常的的肌張力與運動模式等等現(xiàn)象的存在,從而導致維持平衡能力仍較低或幾乎等于零,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學習,因此腦癱患兒術后更要加強平衡功能的訓練。
平衡是指人體不論處在何種位置,運動或受到外力推動作用時,自動地調整姿勢并維持所需要姿勢的能力。在對腦癱患兒進行平衡功能訓練之前,家長或康復師應首先要求患兒學會放松,減少緊張或恐懼心理;如果其存有肌肉痙攣的情況,則要通過手術先行緩解;其次要決定是否需要一面鏡子以及以何種體位開始訓練為最好。
要牢記的一點是,腦癱兒平衡功能訓練的基本原則是從最穩(wěn)定的體位開始訓練,逐步進展到最不穩(wěn)定的體位,從靜態(tài)平衡進展到動態(tài)平衡,以逐步加大平衡難度。其方法要領是逐漸縮減人體支撐面積和提高身體重心;在保持穩(wěn)定的前提下逐步增加頭頸、軀干和四肢運動;從睜眼活動逐步過渡到閉眼活動。
應在一個穩(wěn)定的支撐點上進行訓練,要求選擇功能位,確保患兒安全,必要時可給予支持或患兒自己利用上肢支持。在訓練過程中,應鼓勵患兒頭部運動,幫助體重在小范圍內轉移,體重從一側上肢轉移到另一側,旋轉軀干,逐漸減少支撐,先活動單側上肢,然后活動雙側上肢。逐步增加軀干運動的范圍、速度和難度。
2次瀏覽 2025-08-01
2次瀏覽 2025-08-01
0次瀏覽 2025-08-01
187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8-01
642次瀏覽 2024-01-05
0次瀏覽 2025-08-01
0次瀏覽 2025-08-01
0次瀏覽 2025-08-01
0次瀏覽 2025-08-01
2次瀏覽 2025-08-01
0次瀏覽 2025-08-01
1次瀏覽 2025-08-01
1次瀏覽 2025-08-01
0次瀏覽 2025-08-01
1次瀏覽 2025-08-01
1次瀏覽 2025-08-01
2次瀏覽 2025-08-01
0次瀏覽 2025-08-01
1次瀏覽 2025-08-01
2次瀏覽 2025-08-01
0次瀏覽 2025-08-01
4419次瀏覽
4393次瀏覽
4513次瀏覽
4224次瀏覽
4247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