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水是生命之源”,這是正確的結論,人離不開水。但是,古人還有:“盛極而衰,物極必反”,即使是生命之源、不可或缺的水對人體也符合這個規(guī)律。就是,水喝多了會中毒、甚至會危機生命!原因如何?如何飲水?醫(yī)學上如何解釋?
沒有水便沒有生命。
水無處不在。人體的66%都是水:全身血液、細胞內部、細胞與細胞之間都充滿了水。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不少水份會通過出汗、排尿、呼吸等多種方式從人體逃逸。補充水分是必要的,但是喝得太多,就有可能釀成重大健康事故。
今年年初,一位28歲的美國姑娘參加了一場喝水比賽后,不幸死亡。在比賽中,她在3小時內,喝下了6升純凈水。比賽結束,回到家里,她開始頭疼,不久便死于水中毒。
此類事故并不少見。2005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學生開聯(lián)誼會。會上,一位年僅21歲的學生因為飲水量過大而死亡。還有一些經常在迪廳玩耍的人,由于長時間跳舞、出汗,他們一拿著水杯就猛灌一通,沒想到因此使自己的生命走向終結。另外,在田徑運動員身上,飲水過多致死的事件也時有發(fā)生。《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曾在2005年發(fā)表了一篇研究報告,指出1/6的馬拉松運動員都有不同程度的低鈉血癥,這就是因為他們經常大量飲水造成的。
低鈉血癥的英文名稱是Hyponatremia,這個單詞由拉丁文和希臘文的詞根共同組成,意為“血液中鹽濃度過低”。在正常人的血液中,鹽濃度一般為135~145毫摩爾每升,相當于每加侖血液含有0.4盎司鹽。而低鈉血癥患者體內的鹽濃度則要低于135毫摩爾每升。嚴重時,低鈉血癥可導致水中毒——表現(xiàn)為頭痛、乏力、惡心、嘔吐、尿頻以及精神錯亂。
人體內,腎控制著水、鹽等溶解物的量。腎里面有數(shù)百萬條彎彎曲曲的管道,起著過濾血液的作用,將多余的水分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當一個人在短時間內喝下大量的水,超過了腎的處理能力,血液濃度就會急劇下降。 體內過多的水份會被引導至離子濃度較高的區(qū)域,然后進入細胞,使細胞膨脹體積增大。
大多數(shù)細胞都有足夠的空間擴展自己的體積,因為它們所在的組織是富有彈性的,比如脂肪/肌肉。但是神經細胞不同。腦細胞緊密地排列在一起,只能與血液、腦脊液共享一個空間,在頭骨里,幾乎沒有多余的空間可供腦細胞膨脹。
因此,如果腦部水分過多,將是致命的。嚴重的急性如果低鈉血癥突然爆發(fā),而且情況嚴重,水分就可能進入腦部,引起水腫。癥狀表現(xiàn)為癲癇、昏迷、呼吸不暢,甚至死亡。
幾年前,研究腎的專家決定,要證明每天喝64盎司水是否有科學依據(jù)。他翻遍資料,都沒有找到可以支持上述觀點的證據(jù)。2002年,發(fā)表了一篇綜述,他在文中寫道:“實際上,飲水過多是有害的。這樣做極有可能患上低鈉血癥,又可能被水中的污染物所害。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篇研究報告支持過量飲水有益于身體健康的結論。”
不過,大多數(shù)水中毒事件都不只是因為過量飲水,還因為事故主角喝了其他飲料,以及體內的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抗利尿激素會向腎下達命令,使后者盡量保留水分。當人們受到的物理壓力增加時,比如跑馬拉松,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就會增加,即使人們已經喝下了大量的水。
腎每小時可以排出0.8~1升尿液,因此,人們的喝水量也不應該超過這個范圍。參加長跑的運動員由于受到較大的身體壓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會大大減少腎的排水量,每小時只能分泌0.1升。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還是飲用過多的水,就可能出問題。
在運動時,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出汗量來衡量自己應該喝多少水,比如,一個人排出了0.5升汗液,那么他就應該喝這么多水以補充水分。
但是,衡量汗液排出量并不容易。普通人如何知道自己該喝多少水呢?如果你是健康的,只要口渴了,你就喝吧,不過不要喝得太多。
0次瀏覽 2025-05-09
81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265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0次瀏覽 2025-05-09
3128次瀏覽 2025-02-19
3338次瀏覽 2024-12-15
3313次瀏覽 2025-01-07
3072次瀏覽 2025-02-04
3198次瀏覽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