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阻性腎病可能引起高血壓,主要危害包括腎功能損害、尿路感染、腎積水等。梗阻性腎病是指尿路梗阻導致尿液排出受阻,進而引發(fā)腎臟結構和功能異常的疾病。
1、腎功能損害
尿路梗阻會導致腎盂內壓力升高,腎小球濾過率下降,長期梗阻可能引起腎小管萎縮和間質纖維化,終導致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可能出現(xiàn)少尿、水腫等癥狀,需通過解除梗阻、控制血壓等措施延緩腎功能惡化。
2、尿路感染
尿液滯留易滋生細菌,引發(fā)腎盂腎炎或膀胱炎,表現(xiàn)為發(fā)熱、腰痛、尿頻尿急等癥狀。嚴重感染可能誘發(fā)膿毒血癥,需及時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頭孢克肟分散片等治療,并解除梗阻。
3、腎積水
梗阻導致尿液在腎盂積聚形成腎積水,可能引起腰部脹痛、腹部包塊。長期積水會壓迫腎實質,造成不可逆損傷。輕度積水可通過留置輸尿管支架緩解,重度積水需手術解除梗阻。
4、高血壓
腎實質缺血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導致水鈉潴留和血管收縮,引發(fā)腎性高血壓?;颊咝璞O(jiān)測血壓,使用纈沙坦膠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壓藥,同時處理原發(fā)梗阻。
5、電解質紊亂
梗阻可能影響腎臟調節(jié)功能,導致高鉀血癥、代謝性酸中毒等?;颊咝柘拗聘哜浭澄飻z入,嚴重時需靜脈用藥糾正,如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碳酸氫鈉注射液等。
梗阻性腎病患者應限制鈉鹽攝入,每日飲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憋尿。定期復查尿常規(guī)、腎功能和超聲,觀察梗阻解除后恢復情況。出現(xiàn)腰痛加劇、無尿等癥狀需立即就醫(yī),防止急性腎功能衰竭。高血壓患者需嚴格監(jiān)測血壓變化,遵醫(yī)囑調整用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