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德馨: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有哪些癥狀?
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常見的女性婦科疾病,它指的是內膜細胞在異常的位置生長形成的情況。正常情況下,內膜細胞應該生長在子宮腔內。然而,由于子宮腔與盆腔通過輸卵管相通,導致內膜細胞可以通過輸卵管進入盆腔產生異位生長。目前對這種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存在多種解釋,其中被廣泛接受的是子宮內膜種植學說。此外,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也與機體的免疫功能、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有關。
子宮內膜異位癥具有以下癥狀:
1. 痛經:患者在經期前、經期和經期后出現(xiàn)疼痛,有些人痛經嚴重,需要臥床休息或用藥物緩解,疼痛程度通常隨著月經周期加重。
2. 月經過多:子宮內膜異位癥引起的內膜增多可能導致月經量增多且經期延長,常伴有卵巢功能失調。
3. 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常伴發(fā)不孕癥。不孕與內膜異位癥之間的因果關系尚存在爭議,盆腔內膜異位癥可能會導致輸卵管周圍粘連,影響卵子的采集或導致輸卵管堵塞。卵巢病變也可能影響正常排卵導致不孕。有人認為長期不孕和持續(xù)月經流血會增加子宮內膜異位的機會,而一旦懷孕,異位內膜受到抑制并會萎縮。
4. 性交痛:子宮內膜異位癥發(fā)生在子宮直腸窩、陰道直腸隔等部位,使周圍組織腫脹,影響性生活,導致月經前期性交不適加重。
5. 大便墜脹:通常發(fā)生在月經前期或月經后,患者感到排便時出現(xiàn)難忍的疼痛,其他時間沒有這種感覺,這是子宮直腸窩和直腸附近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典型癥狀。偶爾異位內膜會深入直腸黏膜,導致月經期出血。子宮內膜異位病變可以導致直腸周圍狹窄、里急后重和梗阻癥狀,類似于癌瘤。
6. 其他癥狀:在腹壁疤痕和臍部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情況下,可能出現(xiàn)周期性局部腫塊和疼痛。
預防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方法包括:
1. 避免在月經前后進行婦科手術。如果必須進行手術,操作時要輕柔,避免用力擠壓宮體,以免將內膜擠入輸卵管或腹腔。
2. 避免在臨近月經期進行不必要、重復或過度粗暴的婦科檢查,以免將子宮內膜擠入輸卵管,引起腹腔種植。
3. 月經期間禁止激烈體育運動和重體力勞動。
4. 防止經血逆流。對于先天性生殖道畸形,如陰道橫隔、殘存子宮、無孔處女膜、宮頸閉鎖,或后天性炎癥引起的陰道狹窄、宮頸管粘連等問題,應及時治療,防止經血逆流入腹腔。通常不在月經期進行盆腔檢查,如果有必要,應防止重力揉捏子宮。
5. 盡量避免流產。特別提醒職場女性,不要只關注工作而忽視生育問題。研究表明,21~29歲是很好的生育年齡段。足月分娩可以改善子宮內膜情況,增強免疫力,減輕子宮頸狹窄等問題。
溫馨提示: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僅可能導致不孕,還會帶來其他許多病發(fā)癥。長期不治療會對女性身體造成危害。因此,日常生活中的預防非常重要。女性應該關注自己的健康,定期進行身體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