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蕓 主任醫(yī)師
2025-07-16 18:59 回答了該問題
檢查是否貧血通常需要化驗血常規(guī),重點關注血紅蛋白、紅細胞計數(shù)、紅細胞壓積等指標。貧血可能由缺鐵、維生素缺乏、慢性疾病或遺傳因素引起,醫(yī)生可能根據(jù)初步結果進一步建議鐵代謝檢查、葉酸與維生素B12檢測、骨髓穿刺等。
血常規(guī)是貧血篩查的基礎項目,通過靜脈采血檢測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數(shù)量及形態(tài)。成年男性血紅蛋白低于120克每升,女性低于110克每升可初步判斷貧血。紅細胞平均體積和血紅蛋白含量有助于區(qū)分貧血類型,如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常見于缺鐵,大細胞性貧血可能與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有關。
包括血清鐵、鐵蛋白、總鐵結合力等指標,用于診斷缺鐵性貧血。鐵蛋白反映體內(nèi)鐵儲備,低于15微克每升提示缺鐵。轉(zhuǎn)鐵蛋白飽和度降低和血清鐵減少進一步支持診斷。長期慢性失血或鐵吸收障礙患者需此項檢查明確病因。
血清葉酸和維生素B12檢測針對巨幼細胞性貧血。葉酸缺乏常見于營養(yǎng)不良或吸收不良綜合征,維生素B12缺乏可能與萎縮性胃炎或內(nèi)因子抗體有關。兩項指標降低伴隨紅細胞體積增大時,需考慮補充相應營養(yǎng)素并排查胃腸道疾病。
網(wǎng)織紅細胞反映骨髓造血功能,計數(shù)升高提示溶血性貧血或急性失血后的代償反應,降低則可能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結合膽紅素、乳酸脫氫酶等溶血指標,可鑒別紅細胞破壞增加的疾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或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
當貧血原因不明或懷疑血液系統(tǒng)疾病時需骨髓檢查。通過分析骨髓細胞形態(tài)、比例及染色體異常,可診斷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白血病等。骨髓鐵染色能直接評估鐵儲備,活檢則有助于判斷纖維化或腫瘤浸潤等病理改變。
貧血患者日常需均衡攝入紅肉、動物肝臟、深色蔬菜等富含鐵和維生素的食物,避免濃茶咖啡影響鐵吸收。長期乏力、心悸者應及時復查血常規(guī),妊娠期、青少年等高風險人群建議定期篩查。若確診病理性貧血,須嚴格遵醫(yī)囑治療原發(fā)病,不可自行服用補血藥物。
黃鼠狼能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嗎?
1個問答
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與再生障礙的區(qū)別
1個問答
新生兒血小板減少癥
1個問答
急性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癥能治愈嗎?
1個問答
血小板減少到多少有出血的可能性
1個問答
血小板減少的原因是什么?
1個問答
新生兒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原因
1個問答
得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能打肝素嗎
1個問答
喝土大黃對血小板減少有作用嗎
1個問答
抗磷脂綜合征血小板減少多久能恢復
1個問答
貧血應該多吃什么
1個問答
有點貧血怎么補充營養(yǎng)
1個問答
慢性再障貧血患上日常注意事項有哪些
1個問答
孕婦可以吃香菇嗎
1個問答
參芪杜仲丸和參杞杜仲丸一樣嗎
1個問答
360度抽脂有副作用嗎
1個問答
女生有白帶異??梢宰孕谢謴蛦?/p>
1個問答
頸部有個包塊可滑動怎么回事
1個問答
皮膚過敏能用鹽水洗嗎
1個問答
貧血胸口疼是怎么回事
1個問答
2025-06-20
2025-06-29
2025-06-20
2025-06-26
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