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切后嗆咳怎么辦?
1人回答 28人閱讀
2025-07-07 11:25
氣切后嗆咳可通過調整體位、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調整套管位置、使用藥物緩解、加強氣道濕化等方式處理。氣切后嗆咳通常與套管刺激、分泌物積聚、誤吸、氣道干燥、感染等因素有關。
1、調整體位
將患者床頭抬高30-45度,采取半臥位或側臥位,有助于減少胃內容物反流和誤吸。避免平臥位" />
1人回答 28人閱讀
2025-07-07 11:25
張立紅 主任醫(yī)師
2025-07-07 11:41 回答了該問題
氣切后嗆咳可通過調整體位、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調整套管位置、使用藥物緩解、加強氣道濕化等方式處理。氣切后嗆咳通常與套管刺激、分泌物積聚、誤吸、氣道干燥、感染等因素有關。
1、調整體位
將患者床頭抬高30-45度,采取半臥位或側臥位,有助于減少胃內容物反流和誤吸。避免平臥位,防止分泌物倒流刺激氣道。對于長期臥床患者,每2小時協(xié)助翻身一次,促進分泌物排出。體位調整是預防嗆咳的基礎措施,操作簡單且效果顯著。
2、清理分泌物
使用無菌吸痰管及時清除氣道內分泌物,操作時動作輕柔,避免過度刺激。吸痰前后給予高濃度氧氣吸入,每次吸痰時間不超過15秒??膳浜响F化吸入生理鹽水稀釋痰液。定期進行胸部物理治療如叩背排痰,幫助松動和排出深部痰液,減少因分泌物刺激引發(fā)的嗆咳。
3、調整套管
檢查氣管套管位置是否合適,套管過長可能刺激氣管隆突引發(fā)嗆咳。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下更換合適型號套管。確保套管氣囊壓力維持在25-30cmH2O,防止漏氣導致分泌物下流。定期檢查套管固定帶松緊度,避免套管移位造成機械性刺激。
4、藥物緩解
遵醫(yī)囑使用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減少分泌物刺激。對于頻繁嗆咳可短期使用枸櫞酸噴托維林片鎮(zhèn)咳。存在感染時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抗炎。用藥需評估患者吞咽功能,必要時通過胃管給藥,避免口服引發(fā)誤吸。
5、加強濕化
使用加熱濕化器維持氣道濕度,避免干燥空氣刺激。濕化液選擇滅菌注射用水或生理鹽水,溫度維持在32-35℃。對于痰液黏稠者,可每2-4小時氣道內滴入濕化液1-2ml。定期檢查濕化裝置,保證有效濕化,減少因氣道干燥導致的刺激性嗆咳。
氣切患者需保持環(huán)境清潔,控制室溫22-24℃,濕度50%-60%。日常飲食應選擇糊狀食物,小口慢咽,避免進食流質或固體食物。護理人員需密切觀察嗆咳頻率、痰液性狀及生命體征變化,記錄嗆咳與進食、體位的關聯(lián)性。如出現(xiàn)發(fā)熱、痰量增多或呼吸困難等感染征象,應立即就醫(yī)。定期復查氣管套管情況,由專業(yè)醫(yī)護人員評估是否需要調整治療方案。通過綜合護理措施可有效減少氣切后嗆咳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