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霞 副主任醫(yī)師
2025-07-18 11:18 回答了該問題
病毒腸炎的癥狀主要有腹瀉、嘔吐、發(fā)熱、腹痛、脫水等。病毒腸炎通常由輪狀病毒、諾如病毒、星狀病毒等感染引起,多見于嬰幼兒及免疫力低下人群。
腹瀉是病毒腸炎最典型的表現(xiàn),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每日排便次數(shù)明顯增多。輪狀病毒感染時糞便常帶有酸臭味,諾如病毒感染可能出現(xiàn)噴射狀水樣便。腹瀉會導致體內水分和電解質大量流失,嬰幼兒容易出現(xiàn)尿量減少、眼窩凹陷等脫水體征。
嘔吐多發(fā)生在病程初期,可能先于腹瀉出現(xiàn),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頻繁嘔吐會影響進食和服藥,加重脫水風險。嬰幼兒嘔吐時需注意防止誤吸,建議家長保持孩子側臥位,嘔吐后暫禁食1-2小時。
發(fā)熱程度多為低至中度,體溫通常在37.8-39℃之間。諾如病毒感染可能伴有寒戰(zhàn)、肌肉酸痛等全身癥狀。發(fā)熱期間應密切監(jiān)測體溫變化,體溫超過38.5℃時可遵醫(yī)囑使用對乙酰氨基酚混懸液或布洛芬混懸液等退熱藥物。
腹痛多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臍周絞痛,排便后可能暫時緩解。嬰幼兒可能通過哭鬧、蜷縮身體等方式表達不適。家長可嘗試順時針按摩腹部緩解癥狀,若腹痛持續(xù)加重或定位明確需警惕腸套疊等并發(fā)癥。
脫水是病毒腸炎最需警惕的并發(fā)癥,表現(xiàn)為口干、淚少、皮膚彈性差、精神萎靡等。輕度脫水可通過口服補液鹽Ⅲ糾正,中重度脫水需靜脈補液治療。家長需記錄患兒出入量,觀察是否6小時以上無排尿。
病毒腸炎患者應進食清淡易消化的米湯、面條等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飲食加重腹瀉。注意餐具消毒與手衛(wèi)生,嬰幼兒可接種輪狀病毒疫苗預防。若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血便、意識改變等癥狀,或口服補液困難時需立即就醫(yī)。恢復期可適當補充益生菌如雙歧桿菌三聯(lián)活菌散幫助重建腸道菌群平衡。
單純皰疹病毒是什么病
1個問答
諾如病毒的預防措施
1個問答
諾如病毒的處理流程
1個問答
胃腸炎能喝牛奶嗎
1個問答
急性腸炎能喝酒嗎
1個問答
潰瘍性結腸炎吃包子
1個問答
急性直腸炎有何癥狀
1個問答
糜爛性直腸炎嚴重嗎
1個問答
EB病毒是絕癥嗎
1個問答
胃酸反胃是不是腸炎
1個問答
大便拉黑屎嚴重嗎
1個問答
三叉神經痛吃什么藥
1個問答
乳腺癌放療后的不良反應
1個問答
做霧化后為什么咳嗽加劇
1個問答
陰道內很多豆腐渣是怎么回事
1個問答
拔牙后有個大血塊怎么辦
1個問答
鼻咽和口咽的分界在哪里
1個問答
腦出血后遺癥怎樣
1個問答
葉酸代謝低風險說明什么
1個問答
腸道感染吃什么藥
1個問答
2025-07-15
2025-07-14
2025-07-14
2025-07-14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