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頜畸形可通過佩戴矯治器、正頜手術(shù)、功能矯治、隱形矯正、外科輔助正畸等方式治療。牙頜畸形通常由遺傳因素、不良口腔習慣、乳牙早失、頜骨發(fā)育異常、外傷等原因引起。
固定矯治器適用于多數(shù)牙列不齊患者,通過金屬托槽或陶瓷托槽施加持續(xù)力移動牙齒。活動矯治器多用于兒童替牙期簡單錯頜,可自行摘戴但需每天佩戴足夠時間。矯治期間需定期復診調(diào)整力度,并注意口腔清潔避免托槽周圍脫礦。
嚴重骨性畸形需配合正頜手術(shù)矯正頜骨位置,如上頜前突或下頜后縮。術(shù)前需進行1-2年正畸治療排齊牙列,術(shù)后需頜間固定維持咬合關(guān)系。手術(shù)可能涉及上頜骨LeFort截骨或下頜矢狀劈開術(shù),需住院觀察3-5天。
針對生長發(fā)育期兒童的功能性矯治器如Frankel矯治器,通過改變口周肌力平衡引導頜骨發(fā)育。適用于安氏II類下頜后縮或III類地包天早期干預,最佳治療年齡為8-10歲。需每日佩戴12小時以上并配合肌功能訓練。
無托槽隱形矯治器通過系列透明牙套逐步移動牙齒,適用于輕中度擁擠或間隙病例。每副牙套需佩戴20-22小時,每2周更換新牙套。優(yōu)勢是美觀舒適且可摘戴,但需要患者高度配合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骨性開頜或嚴重擁擠可能需配合微創(chuàng)手術(shù)如皮質(zhì)骨切開術(shù)加速牙齒移動。手術(shù)在局麻下進行,通過牙齦小切口松解牙槽骨皮質(zhì)層。術(shù)后正畸力可提高牙齒移動效率30%-50%,但存在暫時性牙齒松動風險。
矯正期間應(yīng)避免啃咬硬物以防托槽脫落,使用正畸專用牙刷清潔牙面及矯治裝置。每餐后使用牙線清理牙間隙,定期進行專業(yè)潔牙預防牙齦炎癥。正畸結(jié)束后需按醫(yī)囑佩戴保持器防止復發(fā),初期需全天佩戴6個月以上,后期可逐步改為夜間佩戴。保持階段仍需每3-6個月復診檢查咬合穩(wěn)定性。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638次瀏覽 2024-01-05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0次瀏覽 2025-07-31
59次瀏覽 2025-07-15
4250次瀏覽
4267次瀏覽
4470次瀏覽
4381次瀏覽
440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