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發(fā)育不良的時候,很容易出現(xiàn)髖關節(jié)脫位,此時患兒的雙腳會長短不一,走路姿勢也特別奇怪,那么,嬰幼兒髖關節(jié)脫位怎么辦呢?
一、小于18個月嬰兒的治療
如果寶寶的年齡小于18個月,一般采取保守治療的方法,不同的年齡的寶寶采取的固定方式是不一樣的。
1.Pavlik吊帶
一般六個月以下的寶寶可以使用Pavlik吊帶矯正,吊帶需要全天候穿戴,一直等到髖關節(jié)穩(wěn)定為止。采取這種吊帶的方法復位,有效率能達到90%以上,不過寶寶帶上吊帶后可能會全天哭鬧。
2.牽引復位
六個月以下的寶寶也可以選擇牽引復位的方法進行治療,通過這種方法治療,可以讓股骨頭逐漸的復位,而且還能有效的防止缺血、壞死的癥狀出現(xiàn),但是采取這種方法治療時間比較長,護理的難度也比較大,而且容易對寶寶造成一定的皮膚損傷。
3.手法復位
6到18個月的嬰兒可以采取手法復位治療,在為寶寶進行手法復位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手法輕柔,復位以后需要使用石膏固定,打石膏的時間大概需要三個月左右,髖關節(jié)才能復位。
二、大于18個月嬰兒的治療
如果嬰兒的年齡大于18個月了,骨頭已經有一定硬度,采取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所以可以采取手術治療。
1.手術切開復位
通過去除一些妨礙復位的軟組織結構達到復位的目的,效果不錯。
2.盆骨股骨截骨矯正畸形
這種手術的治療難度比較大,恢復起來也比較慢,所以是否采取這種手術需要在專業(yè)醫(yī)生的建議下綜合考慮。
總之,寶寶出現(xiàn)髖關節(jié)脫位后越早治療,對寶寶的傷害也小,而且復位效果也越好,所以家長平時要習慣觀察寶寶的情況,一旦有髖關節(jié)脫位的情況,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777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590次瀏覽 2024-01-05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3322次瀏覽 2024-12-22
3296次瀏覽 2025-02-26
3373次瀏覽 2025-01-21
3274次瀏覽 2025-02-13
3272次瀏覽 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