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嚴(yán)重危害人類健康。而胃黏膜癌腫不是由正常細(xì)胞“一躍”變成癌細(xì)胞,而是一個多步驟癌變的過程,即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胃癌,在這期間出現(xiàn)的病變稱之為癌前病變。因此臨床上常把伴腸上皮化生、異型增生稱之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或胃癌前期病變。伴中度以上的異型增生和不完全大腸型化生則稱之為真正的胃癌癌前病變。
胃癌的主要診斷方法:
胃鏡-最常用
利用光纖的特性,把光線送到消化道內(nèi),再反射出影像供醫(yī)師診斷。通過對胃部情況的觀察,醫(yī)生可以做出初步診斷,判斷良惡性,如有必要,還可以采用工作取得病變組織進(jìn)行活檢。
上消化道攝影-無法確診早期胃癌
患者喝入鋇劑,通過變化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再加上與空氣和對比,將消化道的情況呈現(xiàn)出來,醫(yī)生由此判斷病情。
一般的惡性病灶都能檢查出現(xiàn),但如果是早期胃癌或是病灶太小,X光很容易忽略掉。
超聲內(nèi)鏡檢查-檢查準(zhǔn)確率更高
在內(nèi)鏡前端安裝微型高頻超聲探頭,一起放入腸腔或胃腔內(nèi)進(jìn)行超聲檢查。
它與普通胃鏡不同之處在于,超聲內(nèi)鏡具有“透視”功能,普通胃鏡只能看到胃黏膜的表面,而超聲內(nèi)鏡可看到粘膜下的病變,因此能更準(zhǔn)確地判斷周圍轉(zhuǎn)移情況。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603次瀏覽 2023-08-23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73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0次瀏覽 2025-05-22
3214次瀏覽 2025-01-18
3442次瀏覽 2024-12-13
3393次瀏覽 2024-12-25
3807次瀏覽 2024-12-31
3291次瀏覽 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