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濕疹樣皮炎屬于皮膚病的一種,十分高發(fā),給患者的皮膚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傳染性濕疹樣皮炎的治愈難度大,易反復發(fā)作,因此選對治療方式是關鍵,那么,傳染性濕疹樣皮炎究竟該怎樣治療呢?
傳染性濕疹樣皮炎,主要發(fā)生在慢性感染的部位,它的周圍出現(xiàn)的類似濕疹的這樣一個皮損。因為在慢性感染灶它會有大量的或者是少量的分泌物,這些分泌物對皮膚造成的刺激,可以使慢性感染灶的周圍出現(xiàn)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甚至滲出,這樣一些濕疹樣的表現(xiàn)。也會造成瘙癢,它對于慢性感染灶的愈合也是不利的,因此傳染性濕疹樣皮炎的治療是需要兩方面,一方面積極治療慢性感染灶,一方面是針對這個滲出和瘙癢的對癥治療。
本病發(fā)生前,患處附近有細菌性感染病灶,如中耳炎、褥瘡、潰瘍及瘺管等,從這些病灶中不斷排出分泌物,使周圍皮膚受到刺激、敏感而發(fā)病。
常見病因
細菌性感染。
常見癥狀
皮膚發(fā)紅、密集小丘疹、水皰、膿皰、結痂和鱗屑等,瘙癢,局部淋巴結腫大,發(fā)熱。
病因
本病發(fā)生前,患處附近有細菌性感染病灶,如中耳炎、褥瘡、潰瘍及瘺管等,從這些病灶中不斷排出分泌物,使周圍皮膚受到刺激、敏感而發(fā)病。
臨床表現(xiàn)
皮損表現(xiàn)為感染病灶周圍皮膚發(fā)紅、密集小丘疹、水皰、膿皰、結痂和鱗屑等,并可隨搔抓方向呈線狀播散。嚴重者可有顯著水腫。皮損常有劇烈瘙癢。常伴局部淋巴結腫大,偶有發(fā)熱。
檢查
皮損組織病理檢查提示表皮棘細胞層肥厚、水腫,表面糜爛或結痂,常含有葡萄球菌,真皮乳頭層水腫充血,有炎細胞浸潤。實驗室檢查提示血白細胞總數(shù)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升高。
診斷
根據(jù)感染病灶周圍皮膚發(fā)生丘疹、水皰、膿皰等急性濕疹樣皮損的特點,不難診斷。需要與接觸性皮炎、濕疹、膿皰病及脂溢性皮炎等鑒別。
治療
1、一般治療
禁止過度清洗和搔抓以免病灶擴大蔓延;積極控制感染病灶,必要時可系統(tǒng)應用抗生素。
2、系統(tǒng)治療
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必要時可兩種或幾種聯(lián)合應用。可輔以10%葡萄糖酸鈣、維生素C等靜脈點滴。
3、局部治療
根據(jù)皮損情況選擇藥物及劑型。急性期皮損表現(xiàn)為紅腫、丘疹、水皰而無滲出時外用爐甘石洗劑;滲出不多時可外用氧化鋅糊;有明顯滲出時可用3%硼酸洗液、1:20醋酸鋁溶液或1:(5000~10000)高錳酸鉀溶液冷濕敷。如皮損遷延至亞急性期,可選擇各種糖皮質激素霜劑。
以上所介紹的就是濕疹性皮炎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幫到大家。雖說疾病病情嚴重,但是也不是不能治療好的,只要患者合理用藥,堅持治療,還是可以恢復身體的。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319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631次瀏覽 2023-08-2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3349次瀏覽 2025-01-13
3737次瀏覽 2024-11-08
3083次瀏覽 2025-02-25
3262次瀏覽 2025-01-16
3324次瀏覽 2024-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