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胃癌可以通過胃鏡檢查、放射學檢查、超聲內(nèi)鏡檢查、CT檢查、X射線檢查等檢查幫助診斷,對確診胃癌都有積極意義。具體分析如下:
1.胃鏡檢查:胃鏡檢查不僅是胃腸道病常規(guī)檢查項目,也可以發(fā)現(xiàn)早期胃癌。通過胃鏡可以看到潰瘍面,以判斷是良性還是惡性,也能確定胃癌的類型和病灶浸潤的范圍有多大,同時對于癌前病變的隨訪也有幫助。所以無論是高度患上胃癌的,還是癌前病變的患者,都需要定期做胃鏡檢查。
2.放射學檢查:通過胃部的放射學檢查,也能判斷絕大多數(shù)胃部病變,但是也存在惡性的漏診率。放射學檢查主要包括充盈像、雙對比像、壓迫像等多種方法。通過比較能夠清楚地通過雙對比像和黏膜像來發(fā)現(xiàn)患者的病變,尤其適用于胃下部前壁病變的患者。
3.超聲內(nèi)鏡檢查:超聲內(nèi)鏡檢查相較于內(nèi)鏡檢查,加大了診斷范圍,也縮小了靶器官和探頭之間的距離,這樣分辨率也會更高。同時,超聲內(nèi)鏡檢查對于早期和進展性的胃癌準確率高達90%,對于其他胃癌類型的準確率也可達70%-80%。
4.CT檢查:CT檢查主要能夠顯示胃癌積累胃壁向腔內(nèi)外生長的范圍,而且能夠判斷胃癌是否出現(xiàn)轉(zhuǎn)移。
5.X射線檢查:早期胃癌比較局限,多發(fā)生于黏膜或者黏膜下層,且存在淋巴結轉(zhuǎn)移。而X射線檢查結合胃鏡檢查,能更直觀地發(fā)現(xiàn)早期胃癌。同時,也可以分辨進展期的胃癌分型。
當患者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便血,或者是胃部絞痛和持續(xù)性疼痛,以及消瘦的情況,都需要警惕是否患上了胃癌,這樣早發(fā)現(xiàn)也能夠更好地治療,也有治愈的希望。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73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777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5-18
0次瀏覽 2025-05-18
3190次瀏覽 2025-01-16
3426次瀏覽 2024-12-23
3211次瀏覽 2024-11-30
3758次瀏覽 2024-11-08
3296次瀏覽 20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