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常拉肚子時可以服用止瀉藥物以及胃黏膜保護劑進行治療,同時可加服微生態(tài)制劑和解痙藥物。另外,患者也可以選擇服用胃腸寧沖劑、木香檳榔丸等中成藥,或者對癥用水煎服補骨脂、茯苓以及紅棗等中藥材組成的方劑。
拉肚子是幾乎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癥狀,可能是由于進食不當(dāng)或者腸胃受到感染所致。而有些腹瀉患者可能會反復(fù)性發(fā)作,在平時動不動就會有拉肚子的情況,這時就需要及時進行調(diào)理性治療。那么經(jīng)常拉肚子怎么調(diào)理才能好轉(zhuǎn)呢?
一、拉肚子的西醫(yī)調(diào)理法
對于經(jīng)常拉肚子的患者來說,一定要積極去做腸胃檢查,確定是否有感染癥狀。同時可以對癥服用瀉立停一類止瀉藥物,并可口服腸胃黏膜保護劑,比如蒙脫石散和硫糖鋁片,也可以加服一定量的雙歧桿菌等微生態(tài)制劑幫助調(diào)理腸道菌群。另外,必要時還可服用溴丙胺太林和阿托品等解痙藥。
二、拉肚子的中醫(yī)調(diào)理法
1.中成藥:拉肚子時最好服用中成藥進行調(diào)理,這類藥物對于腸胃基本不會產(chǎn)生副作用。建議患者可服用附子理中丸、加味香蓮?fù)?、胃腸寧沖劑、木香檳榔丸以及加味保和丸一類中成藥物,如果存在有脾虛癥狀,則可服用參苓白術(shù)丸和補中益氣丸幫助調(diào)理。
2.中藥方劑:脾腎虛寒瀉:如果檢查發(fā)現(xiàn)屬于脾腎虛寒瀉,患者就需要以健脾養(yǎng)腎和祛寒和胃為主要原則進行調(diào)理。此時可以用水煎制由懷山藥、白術(shù)、干姜、補骨脂、茯苓以及紅棗等中藥材組成的方劑。傷食瀉:若患者的病癥是傷食瀉,就最好是堅持以消食化滯以及和中止瀉為原則來治。具體可以服用藥物成分為焦山楂、六神曲、法半夏、茯苓、陳皮、連翹、炒麥芽、萊菔子的中藥方劑,一天分三次服用即可。濕熱瀉:濕熱瀉患者需要選擇服用具有清熱利濕以及和中止渴為主要功效的方劑治療。此時可選擇服用葛根芩連湯,需要使用的藥物有葛根、黃芩、黃連、車前子、蒼術(shù)、木香等。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633次瀏覽 2023-08-23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690次瀏覽 2023-08-28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0次瀏覽 2025-07-10
4146次瀏覽 2024-12-22
4225次瀏覽 2024-11-20
3965次瀏覽 2025-01-04
4081次瀏覽 2025-01-31
4017次瀏覽 202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