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性腹瀉的原因和處理方法有哪些

博禾醫(yī)生
生理性腹瀉主要由于腸道功能暫時性紊亂引起,常見于嬰幼兒或飲食不當?shù)某赡耆?,調整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可有效緩解。關鍵原因包括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乳糖不耐受、飲食刺激;處理方法需從飲食管理、腹部保暖、益生菌補充三方面入手。
1.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不成熟
嬰幼兒腸道黏膜屏障功能較弱,消化酶分泌不足,對母乳或配方奶中的乳糖、蛋白質分解能力有限。表現(xiàn)為大便次數(shù)多且稀薄,但精神狀態(tài)正常。建議選擇低乳糖配方奶粉,哺乳期母親減少高脂肪食物攝入,輔食添加遵循由少到多原則。
2.乳糖不耐受
部分人群腸道缺乏乳糖酶,無法分解奶制品中的乳糖,導致滲透性腹瀉。典型癥狀為飲奶后30分鐘至2小時內出現(xiàn)腹脹、腸鳴。處理時可選用無乳糖牛奶或酸奶,搭配谷物延緩乳糖吸收,必要時口服乳糖酶制劑。
3.飲食刺激
生冷食物、辛辣食材或過量高纖維食物會加速腸蠕動。成年人常見于暴飲暴食、大量攝入冰鎮(zhèn)飲品后,糞便多呈水樣但無膿血。需暫停食用刺激性食物3-5天,改吃小米粥、山藥泥等低渣飲食,烹調方式以蒸煮為主。
具體改善措施包含三個層面:飲食上采用BRAT飲食法(香蕉、米飯、蘋果泥、吐司),每日補充500ml口服補液鹽;護理方面用暖水袋熱敷腹部15分鐘/次,順時針按摩臍周;藥物干預可選用蒙脫石散(每次1袋)、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顆粒(每次500mg)或胰酶腸溶膠囊(每次2粒)。癥狀持續(xù)超過48小時或出現(xiàn)脫水表現(xiàn)需就醫(yī)。
保持腸道健康需要建立科學的飲食節(jié)律,避免突然改變飲食習慣。生理性腹瀉的恢復期通常為3-7天,期間注意觀察尿量和體溫變化,適當補充鋅制劑有助于腸黏膜修復。若體重持續(xù)下降或伴隨反復發(fā)熱,需排除器質性病變可能。
寶寶腹瀉水樣便怎么辦
腹瀉放屁多是什么原因
寶寶腹瀉可以吃雞蛋羹嗎
嚴重腹瀉吃什么食物好呢
嚴重腹瀉導致什么
腹瀉吃什么食物比較好
小兒腹瀉推拿治療需補大腸嗎
小兒腹瀉推拿治療作用
有膽結石膽息肉會不會引起腹瀉
高鉀血癥對心肌生理特性的影響
消化不良腹瀉中藥方劑治療方法有哪些
小腸不好會引起腹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