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拉傷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博禾醫(yī)生
肌腱拉傷的治療方法包括休息制動、藥物鎮(zhèn)痛和物理康復。急性期需冰敷加壓,慢性期通過熱敷理療促進修復,嚴重者需手術縫合。
1 休息制動是肌腱拉傷的基礎治療。受傷后立即停止運動,用彈性繃帶包扎固定患處,上肢損傷建議懸吊保護,下肢損傷需拄拐減輕負重。制動時間根據(jù)損傷程度而定,輕度拉傷需2-3周,完全斷裂需6周以上。固定期間可進行相鄰關節(jié)的被動活動,防止肌肉萎縮。
2 藥物鎮(zhèn)痛主要緩解炎癥反應。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可口服3-5天,局部涂抹雙氯芬酸鈉凝膠。嚴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馬多,但需注意成癮性。中藥方面,三七粉內(nèi)服配合紅花油外擦能活血化瘀。藥物使用需遵循醫(yī)囑,避免掩蓋病情延誤治療。
3 物理康復分為急性期和恢復期處理。傷后48小時內(nèi)每2小時冰敷15分鐘,配合彈力繃帶加壓。72小時后改用熱敷,溫度控制在40-45℃。理療選擇超聲波或紅外線,每周3次促進組織修復。康復訓練從等長收縮開始,逐步過渡到抗阻練習,游泳和瑜伽是安全的有氧恢復方式。
4 手術治療適用于Ⅲ度完全斷裂。關節(jié)鏡下肌腱縫合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開放手術適合復雜損傷,需植入錨釘加強固定。術后需嚴格制動4-6周,配合漸進式康復計劃。微創(chuàng)技術如PRP注射能加速愈合,但費用較高需評估經(jīng)濟條件。
肌腱拉傷的治療需分期分級處理,輕度損傷通過保守治療可痊愈,嚴重斷裂需手術重建。康復過程中要避免過早負重,定期復查評估愈合進度。預防方面應注意運動前充分熱身,加強肌肉力量訓練,使用護具保護易傷部位。
髖關節(jié)脫位復位最佳時間是什么時候?
得了滑膜炎怎么辦 介紹滑膜炎的3個消除方法
膝關節(jié)側副韌帶損傷水腫怎么辦
腰椎間盤變性突出是什么意思
手臂大腿肌肉酸痛是什么原因
老年人類風濕關節(jié)炎怎么治療
股外側皮神經(jīng)炎會導致肌肉萎縮嗎
常見的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的原因是什么
睡覺時膝關節(jié)酸軟是什么原因
肋骨骨折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韌帶損傷怎么治療好 掌握四招治好韌帶損傷
髖關節(jié)脫位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治髖關節(jié)脫位的4方法揭秘